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玻璃能使木材阻燃的原理是,硅酸钠水解能形成多聚硅酸,生成的无机膜在木材表面形成熔融的玻璃状隔层,可阻止木材受热分解出来的可燃性气体外逸和阻止大气中的氧气进入木材,并且有良好的隔热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昌华 《成才之路》2009,(20):77-78
一、“扶” “扶”是在学生接触新知识还“不会学”的情况下,老师要给予扶持与帮助。在“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读书和启动学生思维放在首位,具体是:  相似文献   
13.
例1 解方程:(1)3/2{2/3[1/4(x+1)+2]}-2 1/2=2/3x; (2)|1-x|=4 点拨 (1)因为3/2与2/3互为倒数.所以考虑先去括号: (2)利用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4.
用流延法制备了甘油含量一定不同温度水热处理的热塑性豆类淀粉膜材料,采用粘度、X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对豆类淀粉热塑性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粘度测试显示水热处理后豆类淀粉溶液的粘度增大;X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镜(SEM)显示,豆类淀粉经过水热处理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力学性能测试表明,110℃水热处理过的淀粉膜(甘油含量为30%)的拉伸强度为11.78MPa,断裂伸长率为27.24%,与相同甘油含量非水热处理的豆类淀粉膜相比.其拉伸强度提高了5.75MPa,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32%。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M9-S3C2440AL处理器提出一种移动目标跟踪设计方案。研究如何将嵌入式平台与移动目标跟踪结合起来,并对系统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描述。系统包括软硬件平台设计,主要完成了Bootloader向导移植、Linux内核制作、USB摄像头驱动程序编写、声卡驱动设计、移动目标跟踪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在MATLAB软件平台上研究了基于卡曼滤波的单目标和数学形态连通区域的多目标移动跟踪算法,实现了移动目标跟踪,结果达到预期目标;将在MATLAB平台上运行的程序转化为适合开发板运行的C程序,实现ARM开发板采集图像并存储,可通过客户端Web浏览器对存储的图像和视频进行查看。  相似文献   
16.
在乙胺、丁胺和四丁基氢氧化铵剥离的α-磷酸锆(α—ZrP)中原位聚合苯胺(An),以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合成磷酸锆/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用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四探针电导率仪、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剥离后的α—ZrP与PANi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不同剥离剂对α—ZrP/PANi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导率有明显的影响,剥离α-ZrP的层间距越大,越有助于电子在聚苯胺颗粒间的传导而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点拔 (1)因为3/2与2/3互为倒数.所以考虑先去括号: (2)利用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8.
19.
前秦时期的著名文人苻融,曾任冀州知府。传说他有一次看见老百姓在举行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比赛:比马慢,即看谁的马最后到达终点。又不能让马停步不前,他看见两个骑手一摆三拐地让马慢走,看比赛的人则如坐针毡。苻融略一思考,便把两个骑士叫下马来,对他们面授机宜,叫他们重新比赛。比赛的炮声刚响,两人争先恐后地跳上马飞跑,观众如坠五里雾中,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才知道他们采纳了苻融的主意:换马骑,即甲骑乙的马,乙骑甲的马,谁的马先到终点,谁就输了。  相似文献   
20.
从人称指示的非常规用法反观人称指示的常规用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为言语的发生往往与具体的语境紧密相连。因此,对人称指示现象进行研究,也成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具体的言语用例中大量存在的人称指示转移现象,我们能够通过它们反推出人称指示常规用法的一些基本特点。这对于判定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和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称指示语的规律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