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2+1"培养模式是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在校外实习,这也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一、革新的背景近年来,学前教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有五成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办或联办有学前教育专业。然而,多数中职学校如今只注重"2+1"的形  相似文献   
42.
教师有效的评价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43.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颁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44.
谈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否具备创造力,拥有创新才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发展。创造性人才从何而来?必须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教育十分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涉及许多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5.
1995年3月5~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决定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教育法》第五至七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  相似文献   
46.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实现创新教育目标具有促进作用.当前,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做好读者的咨询与阅读指导工作等举措,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7.
分享式备课是备课的重要形式,它是一种凝聚集体智慧,凸显个人优势的园本教研活动方式。这种方式解决了教师备课中存在的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48.
在作文中,我们应拓宽选材的范围,通过思维发散,寻找出一个个适合表现中心的材料,合理的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49.
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输教学信息的通道。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50.
刘素娟 《学苑教育》2012,(20):15-15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社区密切联系,综合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的条件。”当前,家长资源已作为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与幼儿的活动,是幼儿因活动的动力;家长自身的教育优势、教育能力,能为幼儿活动增添活力;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教育经验,可成为幼儿园和幼儿的物质、信息来源;家长鲜明的个性特征,也能成为吸引幼儿园、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