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预研课题 课题名称:和合思想与儿童道德教育 课题负责人:甘剑梅 主要研究内容: 儿童品格教育是儿童德育的核心与灵魂,但美好品性的形成需要全面、深入而又长期的熏陶与练习,如何将品格教育内容有效整合到各个学习领域之中,是品格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在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具体论证了儿童德育深度模式的理论基础、模式特点与实施概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教科书中的榜样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发现这些榜样人物呈现如下的一些特点:表现性角色多于功利性角色、自致角色多于先赋角色、成人角色多于儿童青少年角色、男性角色多于女性角色。教科书中的榜样选择,体现出精英化、完人化、成人本位和男性道德优越等潜在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3.
社会排斥视角下幼儿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排斥对幼儿教育公平性的影响包含了显性的排斥制度和隐性的排斥机制的影响.显性的排斥制度包括户籍制度排斥和组织制度排斥,隐性的排斥机制包括社会网络排斥和空间区隔排斥.追求幼儿教育公平,应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制度性排斥屏障;应该增加财政投入,理顺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应该明确幼儿教育性质,使幼教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以减轻社会排斥因素对幼儿教育公平性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春节又到了,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春晚似乎已成了新民俗。当我们成人在随着节目欢乐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所倡行的“师爱”是一种理智的人道之爱,这种爱建立在对学生的人性和个性的深刻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这种爱,教师需要成为一个心灵与理智和谐的人,一个善于观察了解学生世界的人,一个自身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人。他的“师爱”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从中国师范教育的诞生,到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变迁,再到中国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教师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无疑能为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挑战与应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既是一个事实命题,也有着自身的价值意蕴。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面临这样的挑战:历时态的中国教育学是舶来的产物;共时态的中国教育学面临全球化中的话语危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传统的断裂。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回归自身的文化原点、对外来理论的批判性的借鉴、回归中国教育的现实进行研究等对之作出应答。  相似文献   
20.
教师道德焦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反映,是指一个人意识到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有一种不太清楚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