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我国科技期刊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发展也备受各界关注。当前面临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刊模式向市场化转型的巨大挑战,诸多不确定因素有待克服,资金问题首当其冲。据此,本文以科技期刊的运行资金为研究对象,拟分析其来源渠道和组成;认为我国科技期刊要走向市场难度较大,在资金和政策问题上宜"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以渔",且保障体系应逐步完善;政府部门需要有更广的财政支持范围和合理的政策导向,破除科技论文与学术评估挂钩机制,并力求做到科技期刊评估与SCI、EI脱钩,让学术和期刊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22.
新型童书订阅模式是美国童书出版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的重要原因.通过研究目前美国三种主流的新型订阅模式并分析其成功运行的规律,发现其在平台搭建、服务目标、选品团队、协会职能等四个关键环节具备独特的优势,并以此规律为基础,结合我国童书发行的实践层面,对我国童书发行业的发展提供启示,为童书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23.
专家审稿积极性是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质量和效率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从科学社会学视角探寻专家参与审稿的核心动力,发现构建高质量专家审稿激励体系的关键所在,有利于从根本上突破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的瓶颈.科学社会学理论表明,科研工作者最在乎的激励是科学共同体的承认,科学共同体承认的最重要表现是原创性成果的发表.因此,若参与审稿能够带来有利于原创性成果发表的相关信息或资源,将能够对科研工作者审稿产生强大的驱动力.据此原理提出以下激励路径:一方面,充分利用出版流程中审稿工作与科学共同体承认(成果发表)可实现"强关联"的路径;另一方面,构建审稿人资格认证及分级体系,规范审稿人的资格要求并进行分级,提高科学共同体对该身份及身份等级的认可度,以激发专家参与审稿的内在驱动力,突破学术期刊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或难持久的困境.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比湖北省与国内期刊发展强省的优势与差距,为湖北省科技期刊科学布局、精准施策提供参考的同时,亦可为其他地区定位其期刊发展优劣势、精准制定政策提供思路借鉴及数据参考,以期从区域视角推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程。【方法】采用国内外科技论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等综合数据确定科技期刊国内第一方阵的地区名单,衡量湖北省与国内科技期刊第一方阵地区的差距,并结合湖北省对科技期刊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情况,提出湖北省科技期刊业增量提质的有效对策。【结果】湖北省与国内科技期刊第一方阵地区存在较明显的差距,期刊整体质量有待提升,高水平国际化期刊甚少,期刊扶持政策资助范围窄、力度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不足。【结论】湖北省及有相似发展现状的区域应抓住期刊创办机遇,利用本土优质科教资源,推进高水平新刊创建;借力国际数据库,提升期刊显示度,增强优质科研成果吸引力;提升资金扶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立足已有优质期刊基础,确定重点资助对象,提升政策实效性,推动区域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25.
【目的】在服务转型背景下,为提升出版服务能力,打造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闭环,寻求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法】通过生态隐喻和系统构建法,构建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框架,并在明确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寻求优化策略。【结果】基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知识服务需求,循序渐进地构建学术期刊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反馈”全程化服务系统。【结论】进行对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的深度思考,可助力学术期刊服务转型和出版服务能力提升,提升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影响力和增值能力,推动中国学术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6.
利用网站数据统计的方法,调研样本期刊微博账号的运营现状,包括开通认证情况,博文发布数量、频率及互动表现,内容类型、主题分布以及传播影响力等。结果显示,样本期刊博文发布数量差异大,发布频率不稳定,互动量较少;呈现形式单一,作品发布缺乏持续性;博文以论文分享、新闻和科普为主;传播影响力整体偏弱。在媒体加速融合的时代背景和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需突破传统办刊思维,树立全媒体传播理念;并从博文主题、内容表达、作品呈现、互动反馈等方面全方位改革升级微博内容;把握微博社交属性,营造双方互动氛围,切实提高传播效果,打造科技期刊的“微博名片”,助力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