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校学术之风建设是支撑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加强高校学术管理部门廉政风险防控为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学术管理部门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高校学术管理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比较是开展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参照他国办远程教育的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实践和政策的分析,从远程教育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争取国家、社会和企业支持,建设优质远程教学资源,及推动全球化和本土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符合网络道德本质的教学模式探索。本文探讨了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基本思路和内容,介绍了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从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来组织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希望为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勃 《高教探索》2006,(1):25-27
分权其实是权力和职能的分工,是管理的一种技术性手段,不涉及国家权力的性质及所属问题。分权广泛运用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它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国外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我国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采取授权、委托、放权、自治等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德国远程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远程教育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良好的研究基础。虽然经历了东西德的分裂,但是合并之后,德国的远程教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发展模式,其在法律与组织保障、教学与学习基础、技术与项目支持等方面都体现出极强的德国个性。具体表现在严谨的立法保障、灵活的混合学习模式与严格的教学要求,以及来自院校层面与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等方面。德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特点,凸显了与正规教育相同的严格要求,这对于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远程高等教育是在分离传统高等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远程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现代转化,它在不断消除距离障碍中重构自我。远程高等教育凝聚现代教育理念、创建现代教育结构、重视交互与对话,突现了其现代个性。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远程教育的产生及其初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前我国远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是我国远程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我国远程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国内国际环境都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史实的研究和考证证明,我国远程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比通常所阐述的起源时间更早。术科函授教育、外国教会学校以及华侨、师范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早期远程教育发展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高职体育教材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高职体育教学不断改革的需要,要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体育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主,适应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问题 ,从本世纪初以“现代教育派”和“传统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说”和“教师中心说”之间的争论开始 ,一直到现在都是德育理论界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 ,在我国 80年代以来曾引起一个高潮 ,然而人们对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目前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六种。(1 )主导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它的理论依据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决定着德育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和结果 ,学生 (主体 )认识道德知识 (客体 )、提高道德能力和思想意识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20.
试论素质教育下的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旨在教育的本质回归,与考试具有辨证的统一。本文从考试的目的功能、内容、方式以及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素质教育的考试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