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1世纪的晨钟已依稀可闻,世人都在憧憬和期待着新世纪的来临,同时也在积极为此做准备。所以,发展战略问题自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地区)关注的热点。而由于教育在未来高度信息化和科技化社会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要,以及教育自身的特点(如成果的滞后性和  相似文献   
62.
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出现了如下发展趋向:一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自身修正和质的研究范式的兴起;二是比较教育学方法论朝着整体、系统的方向发展;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兼容性特征。  相似文献   
63.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这一密切关系也体现出教师教育研究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效能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效能不高。其原因主要包括培训者专业化缺失,受培训者自我发展动力缺失,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培训评价方式不尽合理。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可从确立教师教育者专业化标准、建设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结合教师需求确定职后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制定在职培训评价专业标准、形成示范效应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4.
19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里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这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的国际性的权威认定.从此也拉开了世界性的教师专业化的序幕.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给予了政策性或法律性的确认,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本国的教师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5.
对比较教育中几个问题的认识卢晓中以法国著名教育家朱利安1817年出版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作为比较教育学诞生的标志,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这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来说并不算长,但比较教育的发展却是令人鼓舞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较教育在各国教...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在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对教育研究自身的方法问题进行探讨,这些探讨的触角伸及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而关于教育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问题便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深入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对大学教学过程的规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一些新的认识、新的理论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宓洽群同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说在国内是独树一帜。尤其是他提出了大学教学的一个特殊规律——回归律(见《上海高教研究》1988年第3期)和他所著的《大学教学原理》(上海交大出版社),使人耳目一新,在国内高教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笔者对“回归律”观点不敢苟同,特提出来与宓洽群同志商榷,以求指教。一、回归律不是一条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所谓规律,是现象内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重复的联系和相互制约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的表现。所以,并非现象或  相似文献   
68.
高校开展有偿服务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社会上乃至高校内部有这样一种观点:高校开展有偿服务会影响完成教学质量和国家科研任务。有的甚至更尖锐地指出:“这是教育中的离经叛典”。笔者以为,这种担心不是没有一定道理,但只要我们在开展有偿服务中摆正并处理好各种关系,有偿服务定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9.
近10多年来,广东高等教育随着其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其发展规模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水平。然而,它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且已严重阻滞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增强高等教育的针对性,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功能,完善高等教育的政策体系及其执行保障系统,以促进广东高等教育在规模尤其内涵上的可持续发展,无疑亟待我省政府有关部门和高等教育工作者认真去思考及解决。为此,本刊邀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新世纪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研究”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卢晓中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胡劲松教授以及谢少华副教授就上述问题分别阐述自己的一些思考及建议,旨在引起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0.
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高等教育分层定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逻辑的必然。虽然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和发展在理论认识上并无多大争议,但实践上有一些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包括高校定位的力争“上位”问题、高校定位的动态发展问题、高校总体定位下的内部关系问题。寻求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