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读中品真爱     
《珍珠鸟》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的笔触、婉约的文姿、浓郁的情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鸟之间相互依赖、真爱的颂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美,感受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配乐听读,感知文本在教学本课时,本人为《珍珠鸟》配  相似文献   
62.
看中央台播出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面闲翻曹雪芹的《红楼梦》,读到第48回,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奋所感动,她们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曲教与学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63.
境界一:引导发现,吾将上下而求索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既承载着一定自然的、人文的、科学的常识,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意志,还承载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在解读教材、解读文本时,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文字的特定语境意义,还要能透过语言文字本身读懂所承载的内容。也就是说,既要理解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含义,又要理解文本本身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运用探究式阅读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要让学生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要用探索的眼光和怀疑的精神从文本中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学而无疑,非学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64.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相似文献   
65.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因此,我在近几年的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尝试将作文的批改权还给学生,逐渐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文修改教学模式,其实施的方法步骤如下:一、明确批改原则在实施“作文修改教学模式”初期,要让学生明确  相似文献   
66.
笔者曾对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情况作过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怕写作文的比例高达70%左右.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同学作文水平较低,所写的作文错别字、病句多,篇幅短,与小学生作文应基本达到的要求相差很远.我们称这一部分学生为作文“特困”生.那么,如何使这些作文“特困”生从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到爱写作文并写好作文呢?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的“脱贫”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7.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导与放、练与悟、工具与人文等方面的平衡、统一、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力求师生心灵相互融通,实现情感共振;注重学生语言发展与精神建构的同构同生,追求语文诗意与提倡创意的珠联璧合,课堂上学生书声琅琅与静心默想动静搭配,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张弛有度,做到用好文本与资源、拓展主次分明,教师引导与自主探究相得益彰,精心预设与随机生成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8.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灿烂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由于不少教师缺乏对古诗教学方法的研究,常采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步教学法,教学过于程式化,削弱了古诗词本身的神韵与诗意,使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如何教出古诗原有的韵味,让小学古诗词教学充满情趣、充满诗意、充  相似文献   
69.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我们欣喜地发现,这场新课程的变革,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对当前的语文课堂进一步反思时,我们感觉到不少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深入全面的理解,一些语文公开课太强调新颖,追求前卫;太注重形式,盲目跟风,而全盘否定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该讲解时不敢讲解,泼训练时不去训练,课堂上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现象较为严重。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老子曾说:“真水无香”,即真正的水是没有任何香味的,它无色透明、自然天成,这是一种原生态的美。这种自然、和谐、不事雕饰的美,是否应是我们语文课堂所追求的呢?  相似文献   
70.
当前,为传播课堂教学新理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各地普遍以观摩课、示范课、竞赛课等公开教学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研讨,应该说,这对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业务水平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但笔者发现语文公开教学中也存在着惊人的“浪费”现象。一、文本资源的浪费教材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