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2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本文回顾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资源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编写,推动自然资源科学学科建设,推动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2.
1世界资源研究与该领域高级人才培养是我国现阶段的薄弱环节—共识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支持和协作,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将对全世界做出一个大国的特殊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对世界资源的科学研究还相当薄弱,我国的世界资源研究高级人才队伍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很不协调,世界资源研究和该领域高级人才的培养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改变。为此,作为我国从事资源科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过多次的研讨,双方一致认识到:无论从资源科学…  相似文献   
23.
辽东湾冬季海冰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遥感方法估算了1999/2000年冬季辽东湾盛冰期5个时段的海冰资源量。海冰厚度的估算依据冰厚与海冰反照率之间的指数关系,海冰面积则由NOAA/AVHRR第一通道的数据获得。为把握不同海区的海冰资源量分布状况,按海湾地形走向和离岸距离远近等将辽东湾分成级别不同的研究区域,即在辽东湾的中部做近似平行于东、西岸海岸线走向的中线,将辽东湾分成东、西岸两个一级区;在各一级区内以东西50km为间距,划分出东岸5个、西岸6个二级区;在各二级区内以离岸距离10km为间距,再划分出5个三级区。在此基础上,分别统计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海冰资源量,得出如下结论:(1)常冰年辽东湾盛冰期海冰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储量为3×109m3;(2)随着冰期的发展,辽东湾盛冰期海冰资源量高值中心从湾底部的中心海区移向辽东湾东岸;(3)辽东湾东岸的营口至熊岳一带、西岸的兴城一带的海冰资源量占辽东湾海冰资源总量的30%~50%,是建立海冰开采基地的理想地点;(4)辽东湾东岸海冰资源量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减少,辽东湾西岸海冰资源量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4.
论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健康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世界生态系统退化和中国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角度,阐述了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生态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问题的风险逐渐加大,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环境危机、以及控制其风险加剧等问题的途径,即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健康模型",它是以生物地球物理与化学过程为主的"地球健康"系统和以生命地球物理与化学过程为主的"人类健康"系统的有机结合."地球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生物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要求,生态建设是维护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探求生态资产开发市场化途径,即实现"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双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体制,对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建立融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为一体的"新资本论"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青海药用资源开发与中藏药产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分析青海药用资源状况及开发现状入手,指出了青海医药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中藏药药材种植基地,提升传统中藏药生产水平,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体制创新为发展战略.在药材种植上,从84种地道地产药材中选择12种重点药材作为药材饮片开发和开展相关种植基地建设;在新药研发方面,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病、风湿类疾病、妇科类疾病是藏药5个具有治疗优势的病种,也是进一步开发的重点领域;生产基地的建设以组建大型藏药集团、中藏药集团、化学和特控药品集团、包装和医疗器械集团等为发展重点;政策保障上应建立新药开发基金、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将生态建设与基地建设并举、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26.
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品  魏星  张朝  陈一  宋骁  史培军  陶福禄 《资源科学》2014,36(11):2316-2326
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是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水稻遭受的极端温度事件趋多趋强,应对冷热害的任务更加紧迫。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了水稻冷热害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过程和最终产量的作用机理;对比分析了冷热害地面监测技术和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总结了水稻冷热害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了防御水稻冷热害的主要对策;阐明了我国水稻冷热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评估冷热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四种典型方法,包括实验法、历史统计法、作物机理模型模拟法和遥感估算法;探讨了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冷热害的影响状况;最后,展望了水稻冷热害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史培军 《百科知识》1992,(11):43-44
  相似文献   
28.
随着冬季低温、南方雪灾等灾害的出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将人们的关注聚焦在发展绿色经济上。以往人们较多关注环境生态指标在历史纵向维度的宏观变化趋势,而忽视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局部微小波动其实也蕴含着巨灾风险的可能。本文以碳汇模型为桥梁,阐述了绿色经济、气候变化与巨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绿色经济投入-产出模型;评估了发展绿色经济对于防范巨灾风险的效益。结果表明:发展绿色经济,增加植被碳汇,可降低气候变化的剧烈程度,增强巨灾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9.
我国洪泛区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洪泛区 ,洪灾是制约这些地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何适应洪泛区特有的自然水文条件 ,调整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实现洪泛区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制定有效的防洪减灾公共政策 ,是长期以来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实施以谋求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和结构调整、避洪耐涝的水面经济模式和风险与收益共担等为基础的洪泛区防洪减灾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30.
论资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世界资源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闯  史培军   《资源科学》2006,28(3):2-8
资源全球化是指在自然资源(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多样化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再配置的过程。资源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经济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资源进出口活动呈现的活跃态势,我国资源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结构呈现的全球化态势表明,我国已经融入资源全球化的国际秩序之中。然而,我国对世界资源的科学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家融入资源全球化的发展和进程,表现在科学研究极其薄弱,缺乏专业科技队伍,研究生教育几乎空白,没有科研基础条件平台。作者建议国家科技主管部门重视对世界资源的科学研究并在战略制定,经费投入,政策管理,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重视高等教育对世界资源的教学和研究,确保我国在世界资源领域高级人才源源不断;建议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中,增加世界及区域性资源研究平台建设内容;建议启动 建设国家级世界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计划并逐步形成与发展一支我国高水平的世界资源研究领域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