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824篇
科学研究   26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2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91.
“计算机2000年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也将面临“2000年问题”的挑战。我院图书馆是从1993年开始计算机管理工作的,软件采用的是湖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中南财经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的“图书馆通用微机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  相似文献   
92.
1982年5月,阿哈默德·费兹被提名为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对于熟悉这位巴基斯坦诗人作品的人们说来,这毫不足怪,在三十年代中期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进步作家”运动的影响下,费兹的作品广泛反映了人道主义的观点,表达了对独裁主义社会中个人自由的深切关注。1962年他荣获苏联列宁和平奖金。虽然1982年10月瑞典皇家学会把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哥伦比亚小说家马尔克斯,但是文学界仍然称颂费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文学评论》杂志撰稿人卡拉·卡波拉对费兹的成就作了如下的评述: 1943年,费兹第一部诗集《抱怨的形象》一面世就在乌尔都语诗坛上赢得了地位。这部诗集的许多独特风格一直是费兹全部作品的显著特征。例  相似文献   
93.
电磁波频率不同,大地电磁性质就不同,对中波大地属良导体,对短波大地为半 导电或绝缘介质  相似文献   
94.
读长江     
1.窗外,一缕晨风轻轻吹过,小鸟在枝头卖弄它清脆的歌喉,校园开始沸腾,新的一天就在这悠扬婉转的晨曲中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95.
俞大猷 《精武》2007,(7):19-21
自序猷学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吾师虚舟赵先生,见而笑曰:若知敌一人之法矣,讵知敌百万人之法本于是乎?猷退而思,思而学,学而又思,思而又学,乃知天下之理原于约者,未尝不散于繁。散于繁者,  相似文献   
96.
97.
读者的借书存根(阅读记录卡),是观察读者阅读情况的“窗口”,是研究了解读者的依据,从借书存根上分析了解读者,有助于掌握读者的阅读情况,研究读者的阅读规律,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做好阅读辅导工作,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8.
“由国际期刊联盟组织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将在中国举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国际业界的好经验。期刊大会是中国了解世界期刊业的平台。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有,数字时代传统期刊的发展战略,数字时代读者对阅读新的习惯,新的诉求。”张伯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99.
为师偶得     
为人师几年,在这绝对算不上丰富的记忆里,却有一些难忘的片段.记得一个周末,我拖着刚从点滴台上下来的疲惫,走入教室.我简单说了几句后就想离开教室,突然,一个极低微却又极清晰的声音传入耳中:“卞老师怎么生病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不是学生与老师的简单交流,而是朋友与朋友甚至亲人对亲人的关注!老师的感情可能要比学生丰富,但老师并不一定比学生更懂得如何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100.
俞大猷 《精武》2007,(7):39-43
俞大猷与《剑经》简介俞大猷(1503~1580年),明代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世有“继光如虎,大猷如龙”之誉。明人黄景眆曾说:“吾温陵棍棒手仆妙天下,盖俞都督集古今棍法而大成之,身与士卒相斗。余所接善棍者,皆言其父,其大父承都护所指教。”此言将福建武风归功于俞大猷,决非过溢之词。世所相传的俞家棍,正是俞大猷最精善之技,此《剑经》即为俞大猷亲自撰写。《剑经》的内容,包括“剑”、“射”、“阵”三法,其中的精要在“剑”(即棍),认为其是各种武器的基础,并巧妙地以儒家经典为喻,宣称用棍如习《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俞家棍”融合了“荆楚长剑”、“杨家枪”的优点,理论宗宋明理学,基本上将朱子“由博返约”和王阳明由约而博的精义合而为一,而强调棍法不拘一格、随时变化的道理。故主张“正”是守势,“奇”是攻势,不轻举妄动、急于求成,讲究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乘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痛击,“打他第二下”。俞大猷从个人的棍法、身法开展,推衍至五人、十人,乃至军队作战的布阵原则,使此书成为“武经”、“兵经”宝典,不仅在对倭寇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效力,而且对少林派武术“中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