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周兰梅 《学前教育》2006,(12):40-41
我已年近不惑,可每当我和儿子一起出现时,总会有人好奇地问我:“这个男孩是谁呀?”“我儿子呀。”“你都有儿子啦!”不然就是“你儿子都这么大了!我还以为你没结婚呢。”  相似文献   
82.
赤峰市红山区作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已经走吐了两年半的路程。在这两年多里,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努力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但是却忽视了教学的有效性,忽视了最基本又最重要的课程目标的落实。这是当前一  相似文献   
83.
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们的教师就在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从客观上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需要老师来调动,但如果这种积极性一旦兴奋过度,学生一时半会儿还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对文本的研读吗?一堂好课,教师应该能把握好课堂上"动"与"静"的度.  相似文献   
84.
论传统语文教学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存在着三个基本向度的价值偏离与关系失衡,从而造成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种种问题与弊端,最后集中表现在教学的质量上。在热切地关注并推进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同时,理性的思考又告诉我们:一、如何科学地界定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的不同性质;二、语文课程改革不应套用统一模式;三、如何有效区分“新时期教育”与“应试教育”概念;四、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必须从课程资源整合与教法创新同时入手。  相似文献   
85.
据各项调查研究表明: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占有不小比例.社会媒体经常有关于学生违法或出现安全事故的报道.  相似文献   
86.
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思潮,是20世纪初叶至30年代末,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合力作用下而涌起的时代思潮。其独异的诗学理念,其狂飚突进、又迅速沉寂的涨落特点,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与“哲学”等不同维度进行观照、探究,从而揭示其深层的文学规律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7.
文[1]提供了一道小学数学题:如图1,田字格中由4×5条线段组成,试求从点A到点B的最短路径共有几条? 文[1]通过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对于m×n阶矩形格(m、n分别为竖线和横线数,且m、n≥2),点A到点B的最短路径数等于杨辉三角中直线M和N交叉处的数字(如图2),此数字可用组合数C(m+n-2)(m-1)表  相似文献   
88.
<正> 美是由劳动创造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并不是美学专著,但其中有些论述却科学地揭示了艺术生产的规律。例如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尝美的公众。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上述论述表明,一切生产都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即根据对象的“内在标准”制造产品的。不承认这一普遍性,就会抹杀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在美学史上  相似文献   
89.
生态伦理学第一次把伦理道德的范围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直观地提出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存在共同利益,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应该让当代大学生学会尊重自然,珍惜资源,接受绿色文化,增强生态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90.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科学评价学生,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运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