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下水运动作用于地下的物质和空间,此类运动不仅受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也受地下物质和空间条件的影响。地下水运动具有规律性,深刻认识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并将其加以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异常运动引起的灾害损失。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地下水水文与运动,分析了地下水运动异常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以便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2.
通过调研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况,认为人文通识课程可分为原理讲授型、知识普及型和联系现实型,三种类型并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其中,联系现实型课程主要采用互动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紧密关联学生现实需求,教学效果最佳;原理讲授型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解方式,间以互动提问,教学效果次之;知识普及型课程以课堂讲解为主,师生互动较少,难以吸引学生足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明显。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中知识普及型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建议削减,同时适当增加联系现实型课程比例。  相似文献   
93.
对扫黄打非的理性思考周建新笔者最近曾就某些城市的街头书摊所卖之书,进行了一番调查,描写凶杀、打斗、荒诞、色情内容的书刊充斥书摊、街头、报亭、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稚嫩的心灵。什么“少女失贞”、“寡妇风流”、“尼姑思凡”。裸体的封面,下流的内容,比比皆是,应...  相似文献   
94.
2.中国出版业,特别是出版集团。品牌的创新能力较差 与上述国外大型出版企业相比较,我国出版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明显偏低,大多数出版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设备落后,运用高新技术进行选题开发、编辑加工、市场销售等专业技术开发能力低,品牌创新的资金投入有限。R&D(市场研究和市场开发上的经济投入》的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1.38%以下,并且有逐  相似文献   
95.
书稿交易面面观周建新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一向信奉“君子不言利”的中国人,一下子认识了钱。在市场经济面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观念在若干人的脑际轰然坍塌。历来耻于交易的中国文人,现在终于将自己几年或十几年制作出来的“产品”摆上了交易桌.北京、...  相似文献   
96.
97.
墟市是观察一个区域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视角。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旨在描写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历史、周边宗族、墟市庙会的基础上,认识客家传统社会中有关宗族、墟市和庙宇这三大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而希望展示墟市历史文化与客家地域社会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以华南理工大学全校通识课程《英语诗歌选读》3个班共360名学生为试验对象,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进行过程性考核试验。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和进行课堂作业演示、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教学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实时评估,辅以课堂点名和课堂测验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试验表明,过程性考核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极大提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实施过程性考核是提升人文通识课教学效果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
当校长,走马上任才两三个月,让我谈治校方略,似乎不太合适。如何治理好一所学校,在缺少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只能“纸上谈兵”,旨在“抛砖引玉”。我们学校是昆山城区建校时间最长的一所小学,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任校长治校有方,学校发展日新月  相似文献   
100.
艾米莉·迪金森从小热爱歌唱,并训练有素.隐居以后,她以写诗作为歌唱的另一种形式,在诗歌中描绘和探讨声音,在声音中求索真和美.她歌唱一生,又痛苦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