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30-32
<正>贾钢成,中学高级教师,2009年任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小教部主任。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指导组成员,鞍山市教育局特聘中小学教学指导专家,鞍山市师范学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2.
<正>张东娇,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随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文化越来越显性化,您是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的?张东娇: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为了和中小学校教育实践进一步对接,我们把精神文化叫作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构成学校的办学实践体系,并将学校文化分为六大块,即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  相似文献   
33.
<正>数字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深入教育教学领域,对各学科课程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依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打破学习的时空壁垒,  相似文献   
34.
<正>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学习、工作、娱乐在内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美术及其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避免地要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影响。《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采用体验化教学、具身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学业要求中提及“能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完成反映班级学习和生活的微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35.
在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寻求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新模式,包括主题形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宣传手段多元化、组织形式多元化等。通过对部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优秀案例中关于数据挖掘式、新媒体式、游戏式及其他几种典型推广形式的介绍和分析,从中提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较好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6.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创新使用教材是创新的最直接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7.
为了图书馆及其可涉及领域众筹活动的良好发展,以其众筹活动和现有第三方众筹平台为研究对象,梳理该领域众筹活动的特点和新时期图书馆的服务对众筹活动的影响,建立合理、专业的垂直型图书馆众筹平台。采用文本挖掘、相关因子识别的方法对我国图书馆及其可涉及领域的众筹活动进行实证分析。明确现有第三方众筹平台的弊端,并对垂直型图书馆众筹平台的可行性与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垂直型图书馆众筹平台的运作模式,通过需求分析,构建了以用户模块、图书馆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为主体的平台需求模型。运用UML建模方法对垂直型图书馆众筹平台进行系统建模及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38.
<正>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两会"代表们在教育扶贫、学前教育免费、生态环境保护和玩具安全等领域提出了提案、议案。全国政协委员、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就进一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提出:第一,确保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精准倾斜。第二,利用"互联网+"手段,向贫困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第三,加强组织领  相似文献   
39.
科学课堂教学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探究欲望促成课堂资源的再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设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意义]分析用户对于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需求和偏好,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服务提供实践依据,并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过程]以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指标的设计,详细分析用户对于“高校图书馆式”创客空间的需求及偏好。并以用户需求为视角,以实体平台、虚拟平台和创客项目为主体范畴构建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模型。[结果/结论]构建创客空间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功能和角色重塑的重要契机,要在了解用户诉求的基础上,遵循创客空间服务模型做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