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165篇
科学研究   29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30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28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学科特点,优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新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应用,为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4.
通过作者在基层供电营业所多年与用户打交道时碰到的一些法律问题或纠纷的解决过程与分析,初步提出一些在日常电力营销工作中既合理规避了法律风险,杜绝用户之间的纠纷转嫁给供电,又不影响供电企业、电力用户甚至与政府之间和谐共处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对于"学而实习之"一段,从古到今的大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解释竟很少有重样的,至今没有一个能令人信服并且固定下来的译文.当一位学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别人的译文之后总能发现其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这反映出对这段话的解释确实存在着问题. 笔者认为,本段话中心仍是讲道德修养.具体而言,首句讲孔子学而不厌,以教为乐;次句讲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最后一句讲孔子忠恕、爱人之道,其目的在于宣扬孔子的师德.《论语》是孔子生前与弟子以及弟子间的对话和言论汇编,是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孔子首先是一个老师,其次才是一位道德崇高的长者,因此将彰显师德的段落放在篇首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弟子们尊师重道的体现.综合以上各段的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而时习之"段是孔子对提问者某个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是孔子自身独有而非普遍存在的,提问者问的问题中心明确,孔子回答的中心也很清晰,是对孔子师德的赞颂.  相似文献   
107.
王海华 《考试周刊》2013,(78):59-59
本文针对目前多媒体教学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分析中职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职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云计算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趋势,必将在数字化校目建设中天规模地应用。本文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介绍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将有助于高校进行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0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常识,将抽象、深奥、晦涩的经济学理论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不仅启蒙了经济学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经济学,让经济学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同时,使小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济学知识。更  相似文献   
110.
活动缘起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