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9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陕西靖边县位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大规模的能源开发使该区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靖边县急待解决的难题.基于靖边县水资源利用现状,本文对靖边县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2.
关于地震预测体系构建的可能性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震物理机理预测预报的世界难题,可按照由表及里逐步逼近的思路,探讨构建地震预测圈层结构的可能性.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地震预测体系,以地震数学分析预测方法补充和完善物理预测方法.可应用可公度方法进行我国某地地震趋势探索研究,以获得更多数学预测方法的实证结果.  相似文献   
23.
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分为萌芽、准备、建设和高级四个阶段,制度化的生态责任和义务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要步骤和重要途径.因此,构建生态义务制势在必行,生态义务理应成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从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视角,文章界定了生态义务制的法制内涵与特性.作为新型的义务形式,生态义务制可以与其他宪法规定的义务制有效联结起来.文章认为,生态义务制的实现关键在于:一是从法律关系明确生态环境的责任客体和责任主体;二是从制度上设计出履行生态义务制度的框架与运行机制.生态义务制度的实行,需要动员包括政府在内的全民责任.政府作为公权力组织,负有生态规划、管理与购买三大政治责任;不同形式的个体与组织,基于法定社会责任或基本伦理道理,也要依法履行与承担各自相应的生态义务.  相似文献   
24.
汶川地震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农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4,36(8):1652-1659
发生于四川省西部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所处区域的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分析汶川地震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影响,本文在四川省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两个区域尺度上,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和灰色关联度方法,从旅游业总量指标、年度特征和季节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对两个区域旅游业影响的阶段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震前平稳发展期、震中急速下挫期、震后努力恢复期和恢复之后发展期,不同区域恢复期持续的时间不同,四川省为1年左右,而阿坝州为3年左右;2汶川地震对不同区域尺度受灾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存在差异,灾后1年内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旅游业总收入减少186.94亿元,游客接待量减少1.84亿人次;灾后3年内阿坝州旅游业总收入减少114.62亿元,游客接待量减少0.13亿人次;3汶川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的季节特征影响不大,而对阿坝州旅游业的季节特征影响显著,可见地震对小尺度区域旅游季节特征影响更明显,地震3年后阿坝州5月和6月的游客接待量明显增加,说明对地震灾害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有效促进灾区旅游业的快速恢复和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25.
西安市城市生活用水对气候变化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丽  董婕  延军平  闫娜 《资源科学》2009,31(6):1040-1045
根据西安市1978年~2007年城市生活用水数据和气候资料序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活用水的影响,并建立城市生活用水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生活用水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与年均温度、年均最高温度和年均最低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44、0.437和0.721,而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比较弱;利用多项式模型提取生活气候用水量,离差系数为10.97,表明其脆弱性较强。根据气候影响因子,对城市人均生活用水进行预测得出年均温每增加1.0℃,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将增加1.095m3;预测表明近5年内,在西安城市节水措施中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应在75.92~83.22m3。  相似文献   
26.
选取陕北沙漠化逆转区榆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1971年-2010年榆林地区气温时空分布规律、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榆林南北两大地貌单元气温逐年升高,北部增温幅度大于南部,气候倾向率关系为:陕南〈关中〈全国〈南部丘陵沟壑区〈北部风沙草滩区;南部丘陵沟壑区气温突变(1989年)早于北部风沙草滩区(1994年)。气温增加幅度存在差异,空间格局呈现“冷快暖l陧,整体一致增加”的变化特征。榆林地区气温变化完全符合全球变化规律,其驱动力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太阳辐射由强到弱,加之LaNina事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类活动带来的增温。  相似文献   
27.
李敏敏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3,35(11):2298-2307
依据北方农牧交错带46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全区及东北、华北、西北3个子区气温、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潜在蒸散量下降的原因,重点验证了研究区是否存在"蒸发悖论"现象。结果表明:①近52a,北方农牧交错带全区气温于1986年发生突变,潜在蒸散量除西北段外,其余均随气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整体存在"蒸发悖论"现象;②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出不同的"蒸发悖论"规律:1961-1986年,全区及各子区均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近26a,仅东北段和华北段存在。春、冬、夏季前26a及秋季后26a存在;③近52a,全区及子区年降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夏、秋季降水与潜在蒸散量呈逆向分布的站点分别为37%、63%;④各气象因子中风速的显著上升是影响全区年、季潜在蒸散量下降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8.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与东部相比,位于内陆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本文揭示了地区经济差距的现状,分析比较了各地区教育水准的差异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运用数学的回归分析法和统计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论证,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呈现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9.
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生态重建与环境恢复为目的,引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并根据数据资料进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评价结果为:西南部梁状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系统相对处于较好状态,而其他两个区不仅生态系统表现脆弱,同时经济系统也较弱.  相似文献   
30.
1 什么是地理科学论文1.1 定义论文是指作者为了一定目的(发现、发表、学位、完成任务),对某一问题研究思考有创新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而写成的专门文章。主要有科学技术报告、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等;在学位论文中,又有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学士论文等,并分别要求达到“?”、“,”、“。”。其中学士论文,要求“应能表明作者确以较快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地理学位论文,就是能解决和反映地理问题、地理观点、地理方法等问题的科学研究论文。1.2 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