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1621篇
科学研究   24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9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异化归化策略是文化派别形成之后被正式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译界对于异化归化的诸多传统研究视阈却往往把二者之间定格为一种静态的对立关系。其实异化归化在哲学和政治二维视阈处处透露出静中有动,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82.
要素,即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它是构成特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影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包括技术进步、教育质量和课程创新三个方面。一、技术进步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内在动力当今社会已进入技术时代,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成了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和当代文明的本质特征。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改变着一切,成为左  相似文献   
83.
依据基础教育"为国家培养杰出人才奠基"的教育战略原则,一些省市的普通高中尝试开设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把学习成绩优异、具备个性特长和创新意识的学生选拔出来,组成实验班,学生间相互促进,加快整体素质的提高。实验班的学生一般被人们称为"特长生"。在先天条件占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他们在高中阶段教学过程中所收  相似文献   
84.
人们通常称各类有手艺的工人为"匠人",含有对他们的技艺、特长的肯定和赞赏的意味;而"匠心"——巧妙的心思,更是一种智慧的境界,为人们所孜孜以求。但教书若成了"匠"则委实不妙。"教书匠",虽然其内涵尚无确切界定,但却谁都不愿领受这一雅号,何也?笔者认为",匠"者,僵也。它代表着一种僵化的教学习气,是不良教学行为的反映。教学思想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因袭,教学水平的停滞,都是"匠"的表现。造成"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5.
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流体输配管网》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从工程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86.
整合是将两个以上异质事物、现象或主体统合为一体的归并融合的过程.高职教育的整合分类应以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适应性为标准,将其划分为外适性整合、内适性整合、自适性整合、个适性整合四类,简称“四适性”分类.  相似文献   
87.
张健 《班主任》2013,(8):36-37
1.以故事导说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当他们兴致盎然时,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88.
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这一观念已织入我们思想的经纬,成为普遍共识.但究竟怎样落实"能力本位",又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能力本位",却实在不敢恭维.究其原因,一是观念上的深入人心并不代表践行上的富有成效.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把它作为虚饰化、空洞化的宣言,喊给人听或写给人看而已.二是能力本位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条件保障和创新作为的.而我们往往把落实不力的状况归因于客观条件的不足,以此推脱和掩饰主观创新和努力不够的责任.三是口头上讲的是能力本位,行动上做的却是知识本位,彼此错位,相互抵牾,焉能实现能力本位.  相似文献   
89.
90.
“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是一句古话.字面直解是,知道它是这样,知道它为什么这样.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致知境界.知道是这样,只是对知识、事物表面的、外在的实然状态有所了解或把握,但并不知道内在的、深刻的本质和因由.前者是感性的肤浅的“知”,后者才是理性深刻的“知”;前者是“是什么”的知,后者是“为什么”的知.对高职教育来说,学生所学的知识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和境界为宜?即究竟是“知其然”好,还是“知其所以然”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