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39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基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学科理论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其中,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展,是本院在探索新的课程设置方式中大力推进的创新性实验项目,旨在加强本科生科学思维、实践技能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利于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2.
张喆  杨谦 《陕西教育》2021,(3):26-27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于高职土建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意义非凡。高职院校可从产教融合切入,将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育教学标准并轨,与专业课程内容相融合,践行“三教”改革,探索一条基于1+X证书制度下土建类专业与BIM相融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3.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抚守苏州八年,深得姑苏百姓的景仰。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姑苏百姓在北局建了一块“林公则徐纪念碑”,主持这件事的就是著名的爱国老人李根源。 李根源(1879年—1965年),字印泉,又字养谿、雪生,云南腾冲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人物。他从小就非常钦佩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英雄“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气概。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  相似文献   
84.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中、美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大国,都非常重视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社会制度及历史文化的差异,中、美两国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呈现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通过对中、美两国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意在提升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85.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等得以真正实现,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跨文化的碰撞,促成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6.
张陵赴蜀地创立了五斗米道,其孙张鲁嗣教后,继续传播并发展壮大了五斗米道,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张鲁降曹后,五斗米道中上层首领受曹魏的收买,由于获得统治者的允许与支持,使五斗米道在全国范围传播开来,并逐渐向上层社会发展,转化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士族道教。  相似文献   
87.
《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现已公布,《方案》承载着广大考生美好期盼,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关注度高.总体来看,《方案》对高考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与部署,对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发挥好教育育人功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88.
针对大量拱桥更换吊杆的工程实际,综合论述了拱桥吊杆的各类病害及病因,讨论了各种更换拱桥吊杆的施工方法及关键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9.
中职校专业部室建设是在新一轮职校发展中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本文以上海市曹杨职校的专业部室建设分析入手,研究了如何运用校园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推进职校专业部室的建设,从建网、建库、建队、建模、建制几个角度提出了完善信息化管理的设想,以信息化管理为扁平化专业部室建设提供最佳的平台和框架,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实现管理自主化、管理人本化和管理个性化的校本管理。  相似文献   
90.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东汉后期刺史制度伴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发生嬗变。通过分析其时徐州刺史的籍贯、任职时间、来源及在职事迹,验证了两汉州刺史部由监察区逐渐向行政区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