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悲剧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1,(11):101-101
棋友聚会,总会不经意聊到些自己的悲剧。每当此时,非但朋友们听得捧腹大笑,甚至讲述者自己也兴高采烈,与悲惨的情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让我怀疑,这些事究竞是否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22.
古谱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1,(15):103-103
前几日,网购了一本陈祖德老师的新作《血泪篇》。并非为了纯粹研究棋局,总觉得古谱离现代竞技围棋有些距离,一直敬而远之。因一直有藏书的习惯,况且陈老的作品一向是围棋文化与竞技的结合,故购书时收藏的意愿大于技术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23.
小节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1,(19):105-105
近日,全国围棋个人赛上,裁判长马林老师在开幕式上对个别小棋手着装过于随意提出了善意的批评,经媒体报道和微博不断转发,在圈里圈外引起了热议。马哥曾经多年从事中日围棋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24.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1,(21):103-103
国学杯报到时,收到了西安围棋协会秘书长李刚毅老师的邀请:于比赛第二日晚参加围棋文化高峰论坛。我本对围棋文化就颇感兴趣,早已知晓论坛筹备已久,邀请了名家出席,自然欣然前往。只是李老师提携后进。让我在论坛上讲几句我对围棋文化的了解,让我忐忑不已,一来才疏学浅,二来毕竟还要参加比赛,实在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准备,在众位名家老师面前,不准备上阵,万万不敢。  相似文献   
25.
春兰花会开     
春天到了,春兰也适时地开放了——第六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3月11日正式开战, 经过第一阶段两轮激战,以常昊、古力为代表的中国年轻棋手大放光芒,再度像上届那样占据了八强中的六席;不过这次被他们“放进”第二阶段的对手很难缠,正是世界围棋的两座高峰,韩国的“二李”。同时日本棋手经历了先扬后抑的过程,两轮战罢全部出局。  相似文献   
26.
隐形冠军     
在2002年的第一届体育大会围棋赛中,古力为重庆夺得了金牌.2004年,孔杰在第二届比赛中摘金。而2005年后,中国围棋以加速度崛起,先后催生三名世界冠军;这样,第三届体育大会就有常昊、古力、俞斌、罗洗河四位世界冠军加盟,加上小豹辈正处于抢班夺权的冲刺阶段,这次比赛的惨烈程度无以复加。  相似文献   
27.
对中国棋迷来说,和NEC杯是有着特殊感情的。当初同样以此冠名的中日围棋擂台赛曾在大江南北掀起前所未有的围棋热潮,而现在作为国内棋界三大快棋赛之一的NEC杯围棋赛也以历史悠久、高手荟萃、形式独特、注重普及而深受欢迎。已举办了10届的NEC杯几乎成了中国围棋小龙辈的试金石——领军人物常昊拿了三届冠军,最近的一次夺冠还成为他摘取世界冠军的前奏;“带头大哥”邵炜刚拿了两届;周鹤洋、罗洗河、王磊也都先后跻身冠军行列。第9届NEC  相似文献   
28.
即将进入21世纪的人类在顾盼留连中,越来越感到自身生存空间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室内度过,室内环境左右着我们,栖息在色调协调的高品位生活环境中,您的生活也会更加亮丽.在这里我谈一下室内色彩的几点经验和看法,与您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9.
认真的感动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3,(8):107-107
此次围丙,有两个瞬间,属于吴振宇二段的两个瞬间。让我明白了职业棋手的含义。吴振宇是2001年的定段赛状元,后来逐渐转向教学,去年开始代表上海清一参加围丙。当你对这位队友寄予厚望时,他总会一盆凉水浇在你头上,当你对他绝望时,他又会不断给你带来惊喜。吴振宇性格率真,很有个性,棋盘上发生的事总比其他棋手多,复旦的学习强化了他的表达能力,听他复盘就如听相声,技术姑且不论,欢声笑语总是不断的。但作为领队,必须庆幸围棋没有红黄牌,否则的话,吴振宇就会经常缺席比赛了。不知为何,他老会让我想起巴洛特利。  相似文献   
30.
围甲进社区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4,(18):93-93
作为最高水平的职业围棋赛事,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经过十多年运营后,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围甲的存在,才让我国优秀职业棋手真正职业化,仅从这个角度,围甲联赛对我国围棋的发展已经功在千秋。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另一方面,这一面同样积极,而且愈发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即围甲联赛对围棋的推广和普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