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75篇
科学研究   73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戏剧与讲唱伎艺在北宋京都的瓦舍勾栏一同繁盛,促使戏剧叙事功能的强化和戏剧故事的世俗化,并直接导致了元杂剧的形成。因此元杂剧与讲唱文艺在演述方式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故事整体结构上词话韵语的大量间插、单折中第三人称讲唱形式的直接运用、故事背景交待及人物内心情感抒发中讲唱人声口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2.
大于1:10万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详细地表示了制图区域的地形、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线等地理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了许多与考古有关的信息,通过对古遗址分布、地名起源及演变规律、及其在地形图上的反映特点的分析,可以在室内确定田野考古调查路线,使调查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象进行心理危机高危对象、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对象、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三级分类,对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进行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心理危机后期跟踪体系等四个子体系构建,并对“金字塔型”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4.
对几十个自称被外星人绑架的人进行研究之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苏珊·克兰西指出,这些有关被绑架的过程的记忆即便不可信,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人不应该被当成傻瓜和精神病,他们的经历应该被严肃地对待.在2006年10月出版的《绑架:为何人们会相信他们曾被外星人劫持》一书中,克兰西博士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这种所谓对外星人的深刻记忆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75.
裂变     
  相似文献   
76.
77.
漫笔惯性     
张本常 《物理教师》2005,26(10):16-17
教科书中,惯性是这样定义的:“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年级物理第101页)或者“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物理第46页)  相似文献   
78.
对"两课"缺乏真诚的重视,弱化了德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于"两课"教学中的诸多二难命题,又抑制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应正视问题,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79.
小学课本中编排了很多文字题。文字题是介于式题与应用题之间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数学题。教好这些文字题,能使学生加深掌握和理解数学语言,更好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有助于加强“双基”,培养能力。 一、把握各种文字题的作用,是教好文字题的前提 课本中的文字题主要有以下八方面的作用:(1)有加深理解基本概念的作用,如:“9个8是多少?”“6/7的2/9是多少?”(2)有巩固四则运算各部分名称的作用,如:“被减数是28,减数是15,差是多少?”(3)有加深理解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作用,如:“一个数除以810得9,求这个数。”(4)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如:“5和几相乘得257?”为后面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下了一定基础。(5)有巩固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的作用,如:“正方形周长20米,边长是多少米?”(6)有掌握用字母或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作用,如,“x的3倍加8等于20,求x。”(7)有配合四则混合运算的作用,如:“64加上2652除以78的商,和是多少?”(8)有理解各类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的作用,如:“把36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多少?”了解上述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0.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一)“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二)“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这些论述,明确地指出了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如何认识这一规律必定影响到语文教学。因为研究语文教学的目的、原则、方法不能不涉及到形象思维问题。下面仅就形象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讲读教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