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有人说:"幸福是吃好,穿好,住好."有人说:"幸福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对于一名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面对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目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面庞,听到他们稚嫩的问候"老师,您好".  相似文献   
22.
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教育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抓住活这个中心做好创新教育这篇的文章。  相似文献   
23.
本土民歌与民族声乐教学是根和叶的关系,民歌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五河民歌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其种类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地方风格鲜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利用五河民歌资源,在声乐教学中开展特色教育,对于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和培养具有个性的声乐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一冬久盼的第一场雪在昨夜盛开了.早上起来,透过玻璃窗欣赏着千树万树的"梨花",突然想起曾答应过学生,下雪的时候带他们到操场上玩雪.于是,匆忙吃了早饭来到学校,教室里大部分学生已经来了,他们探头探脑地挤在教室门口,神情诡秘地望着我,不用问,我早就明白他们的鬼想法,一定是期待老师实现诺言.  相似文献   
25.
张永芳 《收藏》2008,(7):87-87
读《收藏》杂志2006年2期刘勇先《家藏秦汉青铜鏊》一文,获益匪浅。文中介绍巴蜀文化渊源,并将自藏战国后期至秦汉4件青铜鍪(máu)分别解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我先后任中学语文教师和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几乎终身与中学语文打交道。回忆起中学语文,尤其是作文课给我的感悟,觉得主要有这么两点:一是要想写好作文,不能仅仅在语文课上下功夫。说起来,我同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中学读书阶段也总是觉得作文往往无话可说,几百字的短文几乎都是挤出来、憋出来的。我首次觉得有话可说的时候,大约在初中快毕业时,学了课文《毛主席向着黄河笑》后,老师布置写关于黄河的作文。我当时是地理科代表,对地理课讲的有关黄河的知识有所了解,又好阅读《旅行家》杂志,收集到不少材料,再联想起《黄河大合唱》,竟然写出…  相似文献   
27.
张永芳 《收藏》2006,(2):84-85
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的诗札,共两开,每开22&;#215;24厘米,为笔者长期收藏的珍贵文献(图1)。诗稿全文如下: 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五日,党及国家领导人与政协全国委员会会议出席委员及列席同志在怀仁堂照像,适立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背后,蒙赐谈话,诗以志幸。  相似文献   
28.
黄遵宪是近代著名外交家、学者和诗人。其百年忌辰将届,而其全集至今未能问世,颇令人遗憾。今整理解析其佚作数篇,聊补阙如,以引起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29.
“新嫁娘诗”是黄遵宪未收入《人境庐诗草》的组诗 ,《人境庐集外诗辑》( S本 )与《梅州文史》( M本 )均有收录 ,但文字互有出入 ,且 M本还多出一首。本文将这两个版本作了对勘 ,认为 M本胜一筹 ,在黄遵宪的佚作中应得到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30.
十九世纪末叶,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维新思想,兴起了“诗界革命”运动.戊戌变法前,“诗界革命”主要是接受外来的影响,“挦(?)新名词以自表异”;戊戌变法后,则越来越趋于通俗化,比较注重从民间文艺中汲取营养,尤以受粤讴的影响最为显著.一九0二年,黄遵宪给梁启超写信,主张创作一种内容上“弃史籍而取近事”,形式上“斟酌于弹词、粤讴之间”的“杂歌谣”.梁启超接受这一倡议,在《新小说》创刊后,特辟“杂歌谣”一栏,专门发表富于民间文艺特点的通俗诗作.《新小说》创办期间,共出“杂歌谣”九辑,其中五辑是“新粤讴”(又名“粤讴新解心”),一共二十二首,作者是珠海梦余生(又署名“外江佬戏作”).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里对这些新粤讴给予极高的评价;“乡人有自号珠海梦余生者,热诚爱国之士也,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