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为了纪念1840年至1949年间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而牺牲的人民英雄,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轴线上,五星红旗旗座之南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主席率领全体政协代表,在天安门厂场举行了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右下图)  相似文献   
12.
实现现代化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和根本途径,它处于主体地位,具有终极取向的性质。现代人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参与性、高度时效感、独立自主性和创新开放意识等,并体现为现代的人格。大众媒体具有的“塑型”功能,使其在现代人格的倡导和塑造上能够通过典型人物报道等方式对现代人的心态、情感、行为等人格结构发生重要影响。重新审视媒体在人格和人物报道中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表现,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纠偏补正、修整重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丰田径运动员,今年25岁,身高1.82米,体重75公斤。现为国家田径集训队成员,曾获第10届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200米亚军。李彤田径选手。今年23岁,身高1.88米,体重78公斤。曾获1989年全美大学运动会男子55米栏第一,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学好英语是每一个学生的心愿。而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词汇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充分认识与肯定。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却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成为了新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很难在既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每一位高等院校的化学教师都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也就应运而生,走进了大学教学的课堂。结合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经验以及参加多媒体课件大赛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能力的培养已经放在小学数学的首要位置。在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能力,还要采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课堂,拓宽课堂知识空间。  相似文献   
17.
泛娱乐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文化思潮,随着网络渗透到中国各个领域,以“去中心化”话语特质和“沉浸式”娱乐体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鸦片”。泛娱乐主义思潮不断蔓延,在资本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个体日益被异己的力量支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实现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解蔽和治理,需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新时代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近来,各种环境事件报道再次将我国环境问题上升为公共议题。沙漠惊现巨型排污池、北方持续重度雾霾、河南荥阳遭蝗灾、排污权交易制度等等,环境事件屡屡爆发。环境事件事关不同群体的利益,进而形成争议,并极易通过网上网下的舆论互动上升为群体性事件。同时,环境问题的公共属性使之容易引发全球性的舆论关注。西方媒体对我国环境问题长期以来持“妖魔化”态度,把我国描绘为“世界的烟囱”、“肮脏的中国龙”,制造“环境威胁论”,借助环境议题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进行攻击。①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我国面临着更大的环保压力。面对问题和压力,我国媒体在环境传播、环境危机应对等方面呈现出不足,“有事才报”的被动型态度、单一的“科教宣讲”模式,不仅不能有效应对国内外的批评,亦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在退耕还林、节能减排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因而其在环境传播中应有的功能和责任不能主动发挥。正是从这一“问题论”出发,本文提出了环境传播的系统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