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0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教师的"教育眼光"是一种涌动着生命活力的伦理眼光,它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浓缩和展示,它在完成一定的课程任务中得到凸显和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着力从建设教师课程能力入手来构建教师的"教育眼光",是一种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童蒙教育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至宋代更是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理论方面,受到宋代诸多著名理学家的重视,零星的童蒙教育理论首次得到较为全面的汇集、梳理和发扬,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对童蒙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宋代的童蒙教育也因此被打上了深刻的理学烙印.同时理学在此过程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进而影响到宋代的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3.
德国素以其独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而闻名于世。长期以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现出明显的以企业为主的倾向和特点,其核心在于把经济领域的、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的培训和工科相关专业的学士教育相结合。本科层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联合培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职业学院或者大学学习理论,在企业的培训中心学习实践知识。这种培训方式是除了以通常的途径上大学之外的又一种选择,能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浅析可加工机制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加工机制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最近兴起的二语习得理论,分别代表了语言研究的两个不同流派:内在论与社会文化论。可加工机制理论认为二语习得过程是分阶段的,并受学生语言信息加工能力的控制。而最近发展区理论则更关注“个人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者在与有能力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突出了互动与发展的重要性。两种流派的理论虽然在表面上呈现出种种矛盾,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通过对两种理论的简要介绍与比较,论述二语习得理论流派之间的矛盾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5.
张烨 《新课程研究》2009,(11):46-47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通常是“一块秒表一把尺,五根手指一样长”,用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等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判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常常会受到目标取向的限制,而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原本有趣、有味的体育学习变成枯燥无味的“达标”训练,从而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方向。这种做法不利于体育学习要素的优化,也不利于发挥考核评价对体育学习的促进功能。因此,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在体育学习中运用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6.
张烨 《软科学》2008,22(2):104-106
对破坏性创新的市场进入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破坏性创新的目标市场不一定是边缘客户,还有可能来自于原有主流市场上的客户,集中阐述了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市场进入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7.
张烨 《科教文汇》2008,(32):189-189
女生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情况,使得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更加明显,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在体育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部分女生以请例假为由,不参与体育活动,教师就要特别关注这一部分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采用调动其上课学习和锻炼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女生的积极性,从而上好女生的体育课。  相似文献   
108.
教育政策分析的制度伦理视角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教育制度伦理是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价值诉求的契合点,教育政策分析必然关联制度伦理。教育公正作为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范畴,也必然成为教育政策价值诉求的基本点。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审视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有价值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09.
张烨 《复旦教育论坛》2006,4(6):24-28,32
政策的本质以及它与制度的关系模式决定了教育政策制度分析的必要。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应将教育政策纳入到与教育制度关联的关系模式中,放入教育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应该是方法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统一,而实现连接的桥梁则是对行动者策略行为的充分关注;作为方法论的制度分析,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制度差异的敏感性、注重制度发展史,关注观念与意识形态等心智结构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教育政策制度伦理公正的考量。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是建构的、开放的,同时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又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10.
连黎明  张烨 《内江科技》2010,31(7):77-77
根据《计算机绘图》课程的特点,提出使用实例教学、加强上机练习、重视实训环节的观点,以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符合该课程的培养特点,并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