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红娜 《考试周刊》2013,(29):121-121
<正>目前我国中专计算机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培养出来的只是些具有一定书本知识而没有任何实际经验,更没有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毕业生,更不用说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作为人才摇篮的学校应该认清目前的社会需求,及时地调整计算机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IT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以找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有关中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课改十年来,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但也有一些问题得以凸显: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对数学教学的本质及其丰富内涵有所忽视,课堂教学呈现肤浅和浮华倾向,缺乏深刻与厚重……河南省许昌市教研室针对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指出,"厚重课堂"着重追求"五感"(即情感、实感、动感、灵感、效感),突出"五味"(即数学味、思想味、文化味、趣味、人情味),倡导老师们要"厚练功底""厚研教材""厚读学生",做"厚重教师"。"比例尺"一课是课题组在该课题实验研究中进行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我们确定《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研究课题,该课题着重围绕小学数学"厚重课堂"所应具备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追求"五感"——情感、实感、动感、灵感、效感;突出"五味儿"——数学味儿、生活味儿、文化味儿、趣味儿、人情味儿)展开.  相似文献   
14.
课前思考 "三角形的面积"是传统的教学内容.既为传统的内容,则必有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应:课前,让学生分别准备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卡片各两个.课上,要求学生动手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组织交流讨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和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的过程,也似乎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学科.本文从利用理论教学促进实践教学深入、加强实践教学的引导和监督、利用游戏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本单元A部分中的两封电子邮件,了解文中人物的职业及爱好,并能依据两封邮件的内容创编简单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教育是艺术.是感性品味的花;有人说教育是科学.是理性思维的果;有人认为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圣人之举.在我看来.教育是生活:教育.时时提高着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生活质量;生活中.处处可见生命传承过程中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教材上对"周长"的意义是这样描述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封闭图形"的叙述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老师们认为,本来是很好理解的概念,这样的叙述反而干扰了学生的理解,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甚至对"有没有必要对这一概念专门进行教学"产生了争议.后来笔者看到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对此的处理,顿觉豁然开朗.以下是我们的一位老师和潘小明老师对这一难点的不同教学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从众多的教辅资料中先“扒扒拣拣”再“精挑细选”.几乎是每个命题人员的必用之“招”。此“招”虽然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能达到丰富试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传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进行了很大创新:如将"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与"约分""通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加注重了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在整体学习和研究了本单元教材后,我和一线教师对第1、第2小节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