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珍惜拥有     
"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感官。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  相似文献   
32.
高职围绕层次的抗争,遵循知识观、人才观、教育变革逻辑,抗争隐喻着对身份认同、制度认同、秩序生成的深度思考。目前争论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模式选择两方面。价值取向上,存在对学历主义、过度教育、能力主义的误读;模式选择上,单轨制、二元制皆不是问题的根本,独立体系并不是必然分类诉求,而是一种话语策略。后续改革应谨防改革主题(职教体系完善、学生发展)被置换为院校定位。  相似文献   
33.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协调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能否掌握好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提示学生思考的起点与方向,引导学生有序地探求知识奥秘,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给出n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常数变易法的一个新的证明,减弱了该方法所需要的条件,推广了该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针对手机拍照下OCR的识别率不高的问题,首先采用适合OCR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使用OpenCV的仿射变换,解决拍照下字符存在扭曲变换。  相似文献   
36.
针对IP承载网的虚拟通信课程的实验进行了改革,利用IUV软件的仿真功能,在实验的过程中与实际的工程问题相互结合应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容易了解通信系统中IP承载网的结构,通过实验的改革,有效的解决了部分实验内容仍停留在初步的理论和验证性实验的问题,从而大大的提升了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其中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技术就绪度评价的标准化理念,从项目关键技术的成熟性、对气候的需求度、以及技术难度等角度,研究评价R&D项目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方法,并给出评价细则。  相似文献   
38.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它为媒体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提供了依据。本文对议程设置理论进行了梳理,叙述了该理论的来源、发展历程和决定其效果发挥的基本条件。最后结合实际谈了议程设置理论在我国新闻媒体宣传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张衡 《江苏高教》2020,(1):47-54
高校内部治理创新需跳出单一的建构逻辑。文章通过辨析嵌入性与自主性,揭示阶段任务下的重建与解构、治理变革中的同质性或异质性、权力关注中的静态形式与动态运行、有效治理中的清晰与模糊等复杂性面向,探讨了治理创新背后的现实逻辑。在此基础上,尝试从方法取向、路径选择、研究单元、适用面向等提出变革思路。  相似文献   
40.
因式分解的应用是学生在初中学习数学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如果学生能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那么该概念将在今后因式分解的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重要性、因式分解的教学方法以及因式分解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希望能为一线教师进行因式分解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对于因式分解的问题,仅介绍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这两种方法,然而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运用这两种方法去分解因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式子都无法用这两种方法去分解.在这种情况下,“配方法”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运用“配方法”分解因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