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篇
教育   241篇
科学研究   104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产业的基础,其发展对中国体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业的一些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2.
我国有个动物园,在引进河马时虚惊一场。人们发现在运输河马的过程中,河马身体表面流血了。专家们解释说,那不是血,而是河马排出来的红色汗液。当时我看到这则报道,印象很深。现在,鲜红似血的汗成了河马的重要标志。 不过,河马为什么出红汗?红汗有什么作用?这曾经是难倒生物学家的问题。河马排出的汗液含红色色素,经皮肤反射显现是红色的,这就引出河马出“血汗”的说法。有人认为,河马的红汗就像其他动物的汗一样有解热功能;也有人认为,红汗可以防水;还有人认为红汗可以杀菌,有研究表明,一般汗液里都含有杀菌蛋白质。日本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123.
早在 30 0多年前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 :“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 ,使教师可以少教 ,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 ,是历代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 ,其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最优化。已故的苏联著名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片冈亮藏于 1 972年分别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与《学习过程的最优化》专著 ,开始系统研究这一理论 ,而后者最有影响。巴班斯基着力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等观点 ,在总结克服大面积留级生现象、力求发挥课堂教学的巨大潜力的实践基础上建构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相似文献   
124.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世界的食物来源。但是,作为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不但改变气候,还改变了植物的生理特性,并通过植物危害人类。降低食物营养你可能注意到,现在的蔬菜、水果和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可味道却越来越淡,为什么呢?原来,这与二氧化  相似文献   
125.
徐娜 《今日科苑》2005,(1):47-47
在纳米比亚的沿海地区,每隔几年,上百万条海鱼突然就会争先恐后地跳到岸上,集体自杀,堆出高达半米,长达几公里的鱼墙。  相似文献   
126.
我们的世界为植物所包围着,植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和活力,还能够让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它带给我们的好处数不胜数。但是你知道吗?在这一派勃勃的绿色生机中,同时暗藏着某种致命的武器——毒。当然只要我们和它们相敬如宾,应当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威胁。但是还是要提醒你:不要冒险当神农。  相似文献   
127.
细探千足虫     
世界上腿最多的动物是什么?是一些叫做“千足虫”的动物。千足虫其实不是具体的某一种动物,而是人们对多腿类动物的统称。千足虫也叫多足纲动物,包括我们在动物园常常见到的蜈蚣、蚰蜒、马陆,全世界大约有一万种动物属于这个纲。它们真的有那么多腿吗?它们有毒吗?让我们揭开笼罩在千足虫身上的神秘面纱吧。  相似文献   
128.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不仅汽车、空调、工厂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气候变暖,连老牛也应该对气候变暖承担一定责任,因为它们在反刍和打嗝的过程中会排放出导致气候变暖的气  相似文献   
129.
130.
在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经》中,“思”字不仅可以作实词即名词和动词,而且也可以作虚词即语气助词,作语气助词时分别可以放在句首、句中和句尾。这说明“思”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要比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