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728篇
科学研究   10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的名字叫徐静,这是一个平凡的名字。 关于我的名字,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出生的那天。我诞生在晚上十点,出生后护士给妈妈看我的相貌,我静静地躺在护士怀里,没有一点哭声,很是安静。当时,在场的护士都呆住了,怀疑我是怪物——婴儿怎么会没有哭声?过了一会儿,我才轻轻地哭了一声,  相似文献   
52.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若要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则需班主任细致耐心的去建构班级这个"小社会",使它在"真善美"的境界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53.
Euclid项目宣布,存储在其平台上的开放获取内容已经超过了一百万页。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学者和学生均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获取Euclid项目中的这些开放获取内容。  相似文献   
54.
白居易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形象生动地写出花的美丽活泼和草的茂盛,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自然的春天,以形表的花草为意象,展示着春的魅力。语文教改的春天,语文教学的春意,则不能以"乱花""浅草"的萌生,来粉饰语文的虚假繁荣,而应在内涵的构建上,重视思维的培养。本文笔者欲从当前语文教学的虚假繁荣的一些表象入手,探究思维培养的缺  相似文献   
55.
徐静 《辅导员》2013,(11):26-27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当读到"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时,"善思者"小宇高高举起了小手,疑惑地问道:"老师,课文中用的是  相似文献   
56.
徐静 《辅导员》2013,(13):37-39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审题是为了明确题目的要求,了解出题者出题的意图,这一步至关重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同学们作文时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期,我们介绍两种不同的审题方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吧。  相似文献   
57.
徐静 《辅导员》2010,(13):29-29,39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想必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了吧。可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怀疑"的意思,有人说是"好像"的意思,还有人说“怀疑”和“好像”都讲得通。究竟应该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58.
徐静 《大观周刊》2013,(8):231-231
初中教育改革的深化,为初中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以初中英语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对英语教学加强初中生情感教育谈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59.
2006年底,各地发行集团一年一度的盘存大幕从10月底正式启动至12月初全面结束。盘存前各店都要对库存进行集中清退。几十个区县店的退货,甚至是几百个网点的退货汇集到批销中心,连锁总部的物流配送不堪重负。堆积如山的退货包件,其中不乏不必要的退货,这种机械退货造成人力、财  相似文献   
60.
主持人:媒体让杨丽娟“火”了,同时也惹“火”上身。当受众从对杨丽娟一家人疯狂的“追星经历”的指责中清醒过来,看到其背后的病态和心理缺陷之后,更多批判和谴责的目光投向了媒体的所作所为。的确,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媒体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确实有些过火一一本来应该是“记录者”,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为了“参与者”,有时甚至是“策划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