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本项目以青海省高寒草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寒草地健康定量评价及生产—生态功能提升的科学问题及技术需求,统筹考虑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从人—草—畜—环境的综合系统出发,以草地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为抓手,结合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区、三江源区二期工程建设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开展了高寒草地健康评价及生产—生态功能衰退与结构失调的整合提升研究。通过机制揭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实施,在实验点、示范区和区域3个层面上结合高寒草地健康评价与退化草地治理工程,可视化诊断了高寒草地健康状态,定量分析了高寒草地退化成因及因子贡献率,揭示了退化演替的生态过程及其特征,阐明了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的生理生态学及繁殖生态学机理,驯化选育出适宜高寒草地恢复治理的牧草新品种,研发出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生态—生产功能提升技术、高寒人工草地生产—生态群落稳定性调控技术,创建了人工草地分类经营与管理技术模式,对退化草地修复治理进行信息化管理,量化了不同恢复措施的生产、生态效益,系统开展了技术体系的示范与推广,兼顾基础理论探析、健康诊断评价、信息技术管理、关键技术突破及创新模式集成,形成适宜该地区的生产—生态功能提升技术体系,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畜牧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52.
大学技术转移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相应年份的技术合同签订数、技术合同金额、大学专利批准数及合成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大学技术转移行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程度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同时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3.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液体石蜡作有机分散介质。甲醛、戊二醛作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液交联法制备了微米级窄分布壳聚糖微球,对合成最佳条件进行了实验选择,并对产物的形态、红外光谱特性及吸附行为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54.
邀请函     
<正>尊敬的____阁下:我们谨代表"‘腾飞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第二届国际校长论坛(2009)"组委会,诚邀您参加将于2009年11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的盛大论坛。本届国际校长论坛的主题为:"教育创新、合作与发展"。旨在为各国教育管理者构建高层次交流互通平台,以期在当  相似文献   
55.
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该指标体系的特点,建立了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混合指标层次模糊评价支持系统,据此支持系统确定了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的评价标准。并以江苏省为例,评价了其1998年到2003年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6.
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变的日益复杂。一方面,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也有待提高,巨大的资金供求压力需要高校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财务运行机制,同时,也要进一步激发高校生财、聚财、理财的财务功能,以强化高校资金的统筹规划和  相似文献   
57.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国家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探索不同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相似文献   
58.
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环境问题置于战略层面的高度考虑在企业环境管理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当前关注绿色创新战略实施积极作用的权变性的文献十分有限。本文整合Hart(1995)的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以及Teece(1986)的互补性资产理论,实证检验绿色创新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所需的内部关键能力与资源(创新能力和组织冗余)及其作用机制。运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收集江苏省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库绿色数据,实证研究表明:(1)现阶段中国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价值呈显著负相关;(2)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冗余资源中,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能够正向调节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而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进一步的三项交互(Three-way Interaction)分析表明企业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较充足时,能够增强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该研究结论深化、拓展了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为企业践行绿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9.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与科技人才集聚形成正向的交互效应,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人才集聚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更大,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产业协同集聚的效应则显著为负,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人才集聚的对数值超过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正,低于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则对区域创新起着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针对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究竟是不利于生产率,还是有利于提升竞争力的争论焦点,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绿色战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以及在我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可占有性理论对绿色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期,绿色战略的实施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不同所有制企业由于其资源获取性以及经营合法性的差异,绿色战略实施的结果也不相同;国有企业虽然占有较多的资源,却并没有将“绿色”转化为新的利润来源;企业规模对绿色战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