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曹林 《青年记者》2020,(13):96-96
好的评论,多源于对既有空话套话的批判性思考,把所缺的"实在"填上,思想和观点就出来了。为什么有些人写评论,写着写着,那种毫无营养的空话套话就来了呢?比如,对某个社会问题,写着写着就开始堆砌"加大监督力度""完善制度规范""补上教育缺失""强化立法""必须高度重视""提升管理水平"之类,都是祈使式的行政语言,而不是论理式的评论语言。  相似文献   
52.
53.
曹林 《新闻记者》2003,(10):32-32
有则新闻来自中新网:一青年遭遇车祸倒在了卡车车轮下,一名中年人用自己有力的双臂小心翼翼地将青年从血泊中抱起,让自己的司机火速将伤者送到医院抢救。围观人群中突然有人叫了起来:“张市长!救人的是张市长!”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这名救人者是厦门市市长张昌平。新闻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记者在医院急诊  相似文献   
54.
世界上本来有真相,“戏精”多了,就没有真相了——这是后真相时代人们对嘈杂舆论场的无奈感慨.“戏精”是自媒体时代公共事件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他们把舆论场当成了自我表演操纵大众情绪的剧场,深谙吃瓜群众的弱点和劣根性,知道“看热闹不嫌事大”是媒体天性,无视事实和真相,站在自己的立场在事实之外编戏、演戏、加戏,控制和带动舆论的节奏.他们知道,通过自媒体获得话语权的草根大众对于昔日掌握话语权的传统精英有一种强烈的逆反情绪,反抗自己被代表、被表达、被形塑.“戏精”们便利用这种心理,把自己塑造成新的舆论主角.  相似文献   
55.
通才教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翻开人类教育的史册,人们可以发现:古代是靠通才教育取胜的,近代是靠专才教育取胜的,而能取胜于现代的则是靠专才教育基础上的通才教育———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通才教育向学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识结构,通才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开展通才教育,我国亦应根据具体国情,走中国式通才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56.
曹林 《青年记者》2016,(24):8-11
公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靠媒体报道所塑造的,媒体报道制造的拟态环境,主导着人们认知世界和了解事实的视角.媒体报道什么,公众就会看到什么.每天大街上会有很多起年轻人扶老人的好事,可媒体不报道,却炒作渲染一两起疑似“老人摔倒了无人扶”的事件,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就往“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上去引,使人误以为我们身边都是这样的缺德现象,这就形成误导. 习近平总书记说,媒体担当着“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舆论引导功能.舆论引导是需要能力的,尊重新闻专业主义,媒体就有引导力,反之就会形成极强的误导.新媒体时代,误导性的报道尤其容易形成病毒性的传播效果,需要防范滋生误导性报道的以下五种病原体.  相似文献   
57.
这一两年来很多传统媒体人奔向了新媒体的怀抱.传统媒体每走一个人,尤其是有江湖地位、有影响力的人,都会形成一次对传统媒体的习惯性“唱衰”.走就走了,可走了之后怎么样呢?是不是离开了传统媒体就意味着事业的新生呢? 回头看一看,近些年那些奔向新媒体的传统媒体人,有几个转型成功的?除了几个做得风生水起的,如罗振宇、吴晓波、秦朔等,那些离开了传统媒体的,有多少比过去在传统媒体时做得好?有几个还保持着江湖影响力和存在感?有几个在既有岗位上做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无论是投身广告公关或个人创业,还是当新媒体高管、职业经理人,原先挺有名气、在传统媒体挺有成就的,转型之后不少都默默无闻了.  相似文献   
58.
教学评估应坚持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统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评估是依据教学质量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出发,制定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对被评估对象的理念、行为和状态进行规范化的价值判断活动。随着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其权威性和导向性不断增强。与此相适应,教学评估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一此深层次理论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其中,怎样处理好教学评估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与激励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评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目标,就是一个需要首先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母露规范化典个性化相统粉是教学评估(一)教学评…  相似文献   
59.
当下中国社会的道德失范,正在于职业精神的失范:当医生的不像医生,缺乏那种救死扶伤的情怀;当老师的不像老师,没有了传道授业的责任感;做记者的不像记者,不甘心做一个公正的报道者。当校长的整天想着当官,盖房子图省钱而建豆腐渣工程,的士司机为赚钱而拒我、绕路,商人惟利是图而用臭皮鞋做药用胶囊,官员为了升官而不择手段……道德沦陷...  相似文献   
60.
曹林 《青年记者》2020,(1):96-96
碎片化的知识带来的只会是肤浅、同质化和情绪化的思考,既无法给读者带来附加值,也无法在写作中提升自己。一个优秀的评论员,靠的不是拍脑袋,而是读书形成的学养积累。写评论不是靠自己胡思乱想的点子,也不是靠一个个火花,靠的是有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一个好点子,无法让你持续写出高出普通人"观念水位"的评论。读书是为了积累自己的问题意识。写作的过程就把你的知识积累释放出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