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更多选择去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务工,这就导致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增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给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健康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想要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做好家庭教育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82.
《周易》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命哲学体系,将“生”提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彰显出至高的生命精神,并赋予生命以运动变化的存在方式,再以“易象”这一外在符号表征于世人面前。《周易》生命哲学从艺术境界论、艺术存在论、艺术表现论这三大方面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83.
运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式乡村体育现代化的内涵、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进行研究。内涵:促进村民主动健康,推进体育人口现代化;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筑牢乡村经济根基;弘扬乡村体育文化,助力村民精神富裕;贯彻落实生态体育,打造绿色宜居乡村;统筹城乡体育融合,保障服务均衡可及。现实困境:体育人才匮乏和培养短板,体育产业转型与升级困难,体育文化互动与生产薄弱,生态体育空间与发展隐患,体育资源统筹与服务失衡。推进路径:培养“两懂两爱”体育人才,夯实乡村全民健康基础;创新聚合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自觉,驱动文化传承创造转化;推进生态体育绿色回归,赋能乡村宜居生活变革;健全乡村体育治理体系,促进体育服务平等共享。  相似文献   
84.
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改革,在综合性教育课程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综合性课程中美术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与传统的美术课程相比有不同的特点。一、综合性课程中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绘画的技能是分科教育中的美术活动最  相似文献   
85.
基于儒学的中国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儒学视角对中国体育礼仪文化进行整体研究,探讨儒学与中国体育礼仪文化融合的渠道,梳理儒学中对现代体育礼仪仍有启示和价值的部分,以丰富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价值体系和内容体系,并尝试构建了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体系结构.儒学视角下的体育礼仪文化研究有助于拓宽儒学与体育礼仪文化的研究视野,促进儒学及体育礼仪文化研究的双向超越.  相似文献   
86.
以高中生为实验对象,观察他们在团队目标设置条件、无明确目标条件下对体育足球课上颠球和定点踢远这两个项目的影响。36个被试者随机地分到下列三个组中:①团队目标组;②个人目标组;③“尽力而为”组。实验时间为五周。通过实验期间的记录的成绩使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团队目标设置的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能使学生足球颠球和踢远成绩提高,学生之间更有合作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87.
中国传统体育礼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儒学视角对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进行整体研究.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具有独特性、遗传性、规定性和变异性等特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体现了礼、义、仁、恭敬谦让、中庸和谐的价值准绳,强调知行的道德途径.  相似文献   
88.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两岸民族传统体育宋江阵文化视域,探讨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维度及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两岸宋江阵在生成发展历程中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武术人士抗日及宗族繁衍等相互融合,促生了浓郁的爱国爱族爱家精神,使其成为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媒介工具。依据学界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成果及宋江阵文化蕴含的中华文化认同元素,从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认同、同宗同族的血缘文化认同、共同信仰的精神文化认同、一脉相承的礼仪文化认同4个维度阐释了宋江阵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增强作用。据此,建议深化赛事汇演场域交流内涵、加强学术活动场域建设、拓宽校园教育场域交流、拓展宗族文化场域建构等实践路径,助力于深化两岸同胞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百米跑后摆时相的动作技术的新观点,提出了与"前车轮跑"相对应的"后车轮跑"的新概念,并进行了分析论证。这对人们进一步研究后摆技术,促进我国百米跑运动员的摆动速度,提高百米成绩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0.
以中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和轻量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择前期研究工作建构的能有效反映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为研究变量,运用多因变量方差分析和快速样本聚类法比较了其体能差别并据此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