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21.
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兴起有其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背景。近代以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和惨烈的战祸兵燹造成大量缺衣乏食、无家可归的灾黎难民,迫切需要慈善事业进行急赈与其他形式的救济。近代经济环境的变动,都市工商业的繁荣又为慈善事业的善款提供了经济来源。中西慈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则进一步催生了近代新型慈善组织的产生。  相似文献   
22.
近代港澳台地区的慈善事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由于西方慈善观念不断渗透,港澳台地区的慈善事业经历々不寻常的发展进程,体现出中西慈善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特点。具体言之,教会慈善组织传入与发展,使得三地的慈善组织“西化”色彩日益浓郁;同时,受闽粤善堂影响较深,华人慈善团体蓬勃兴起,且与内地联系紧密。港澳台慈善界在致力于本土慈善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一直积极参与内地的赈灾恤贫。表现了血浓于水般的亲情。  相似文献   
23.
24.
王韬军事改革思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韬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改革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军事改革思想涵括了兵制、军队建设、军事人才的培养、海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5.
《条议海防事宜》是郭嵩焘在洋务运动时期上里的一篇奏稿,从中可窥见郭嵩焘别县特色的富强观。他认为中国要致强致富,必须循习西洋政教,发展近代工商业,培养通用之才。这三者构成其富强观的本、方、源。尽管它未被当政者所采纳,但对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谋求富强仍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26.
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代广西的水灾日趋严重。水灾发生的频次较前代明显增多,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水灾主要集中于梧州、南宁、浔州及郁林州等府县。同时,水灾还呈现出连续性、灾区广、灾情重、多灾并发等特点,给近代广西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水灾过后,政府和民间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灾民进行了赈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7.
李达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35-1966年、1977-1990年、1990年至今。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李达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为新世纪该专题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8.
“扶桑”一词在我国历代史籍中屡有记载。一般人都认为,扶桑是日本国的古称。《辞海》对此解释说:“扶桑,按地在东海之外,相当于日本的方向,故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其实,把扶桑笼统地指代日本是不妥当的,它在我国古籍里还另有所指。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屈原在《离骚》中曾写下这样一句:“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于扶桑。”这是对“扶桑”一语的最早记载。然它所指是一种神木,太阳就从那儿升起的。汉代许慎在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里记曰:“扶桑神木,日所出。”这两条记载都表明扶桑最初是植物名,是一种奇树;而非用来指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