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朱成 《文教资料》2005,(20):120-121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特别是进入复习阶段,学习终日沉于“题海”(每天一份试卷),苦不堪言。而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笔者认为必须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其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62.
课堂文化是普遍存在于课堂之中的文化现象[1].它以数学教师和学生作为直接的考察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与数学直接相关的观点、信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关注数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的发展.并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积极地影响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在数学课堂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在课堂经受文明地洗礼.本人结合自己地教学实践,就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文化建设作一点探索.1制订课堂规范、营造民主氛围,是建立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63.
《师说》是韩愈写的针砭时弊的论说文。现选入高中一册语文课本中。据我看到的解说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64.
正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有4条体对角线,有12条侧面对角线,有1个对称中心,有3对互相平行的侧面或者底面,有3组成互相平行的棱,每1组有4条棱,其中有线在平面内,线面平行、垂直,面与面平行、垂直.可以说,立体几何整个体系可以在正方体里面得到体现,因而有“百宝箱”的美称.有许多高考立体几何题,可以构造正方体得到一些巧妙的解法,下面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65.
数列求和是数列基本内容之一 .由于数列求和题型多样、技巧性强 ,是数列学习的一大难点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 ,对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作一归纳 ,借以进一步提高数列求和能力 .一、直接求和法把前 n项直接相加或直接应用等比、等差、自然数方幂等数列求和公式得出结果的一种方法 .例 1 求数列 1,( 3+ 5) ,( 7+ 9+ 11) ,( 13+ 15+ 17+ 19) ,… ,前 n项的和 .解 :本题实质是一个求奇数数列的和 .在前 n项中共有 1+ 2 + 3+… + n =12 n( n + 1)个奇数 ,故最后一个奇数为 2 . 12 n( n + 1) - 1=n2 + n - 1.因此所求数列前 n项和为∴ Sn =12 n( n +…  相似文献   
66.
本文简述了波分复用的相关技术。通过对校园网建设的实际情况的分析,在光纤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了高校校园网建设中网络带宽增加和多业务传输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的核心内容,是把几何问题向量化的理论基础。它说明了同一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表示为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这一定理的形成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定理的形式化表达展现了数学结构体系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68.
<正>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指数函数的教学需要向学生展示它所蕴含的丰富背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构  相似文献   
69.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实践性思维,即引导学生从“学数学”转向“做数学”.本文分类探究开放性问题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促进深度思考,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0.
本文描述了嵌入式评估系统创建和实现的原则,即伯克利评估系统(BerkeleyEvaluationand AssessmentResearch,BEAR)。该评估系统的开发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学科学课程为背景,旨在解决嵌入式评估系统的实施原则,解决将替代评估融入课堂教学环境中的突出问题。通过描述4个原则,本文讨论了如何应用这些原则生成伯克利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并确定组成部分如何协同工作,教师如何整合学校和课堂中的资源信息,更加真实、全面、科学地监测学生学习成长,同时促进教师教学与评价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