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朱敬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0):75-76,90
各大高校为丰富教学内容而开设的选修课,很多学生却提不起兴趣,存在混学分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这一方。在高校摄影选修课中,教师主动地更新知识储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多组织开展课外摄影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摄影创作的活动空间和展览交流的平台,能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学效果发生根本变化,学生爱上摄影选修课,教师升华专业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传授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教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动力。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改进,在理论知识维度,要考量教师科研方面的发展动态和教师的教学反思、创新能力;在实践知识维度,要在政策与评价体系上明确教师的实践取向,扩大教师职业发展中继续教育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发展维度,要加大定期认证的宣传力度,引入定级认定概念,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朱敬 《都江学刊》2000,12(3):5-7
本结合创办美育基地的教育实践活动,论述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潘玉良一生创作了大量彩墨画作品,尤其以彩墨人物画最为突出。潘玉良的彩墨人物不仅代表了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中国画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艺术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她彩墨人物画线条的研究,来折射她在艺术创作中"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主体之信息注意力运用不当,会导致决策失败。信息注意力运用失误表现在注意点选择失误、注意力分散失误和注意力匮乏失误;提高信息注意技能的方法有全面搜集各种类型的信息、努力提高信息质量、持续积累信息、及时反馈信息等。  相似文献   
17.
评课散论     
目前,不少学校,教研部门都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评优活动,综观各地的评保标准的条文,虽也各不相同:有四条、六条的,也有八条、十条的,……然而,细析其精神及评选办法,几乎是大同小异:那就是让被评者上公开  相似文献   
18.
0.9倒底等于1还是约等于1?这一问题虽小,但一直为初中生及至高中生广为争论的问题之一.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中学生对无限循环小数可以转化为整数或分数,它属于有理数范畴这一概念只知其然,尚不知或不尽知其所以然.为此,笔者就以  相似文献   
19.
色彩风景画作为绘画的基础课程之一,有着它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在绘画的基础教学中为准确完善地表达色彩风景的画法,应从选景形式的多样性概括、色调的把握和运用、细节的刻画三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生育高峰的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尽人意等原因,高考报名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据"四川艺术高考网"报道,其中的美术高考报名却创下新高,达到了34338人,比2011年增加1580人,增幅为4.82%,呈现逐年上升之势.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美术高考热"升温、十多年来高烧不退?难道报考美术院校的录取比例偏大吗?就业前景形势一片大好吗? 伴随报考人数的逐年递增,给美术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各大高校打着丰富"系科建设"的旗号,不约而同地开办应用美术专业,据资料统计,全国1700多所普通高校,已有超过80%设置了冠以"美术""设计""动画"等名目的专业或院系,甚至煤炭、农林、石油等专业性很强的学院都开设有美术类专业.美术教育界仿佛正在轰轰烈烈地上演一场貌似"文艺复兴"的大跃进.美术高考热的背后问题积重难返,已经引起我们教育界有识之士反思,但也有很多问题应该是中学美术考生自己思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