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3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本文借鉴英美教师教育认可和质量评估机构的经验 ,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大学化、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明确教师教育者的合法身份等动力探讨了我国建立教师教育认可和质量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92.
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认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包括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培养的专业化两个方面,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相对应的是教师教育的认可制度,包括建立多层级的教师证书制度和教师教育认可机构,制定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和教师教育者的认可制度等。  相似文献   
93.
教育硕士与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4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到2006年整整10年了。10年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其鲜明的职业性、应用性受到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社会对其性质、培养目标、社会功能以及发展前景的认识也日益清晰,这些都使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教育硕士学位制度并不成熟,有很多问题需要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进行反思、探索与创新。本期的特别关注“纪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10周年”中,我们分别约请了教师教育研究专家、教育硕士生导师、培养单位的管理者、中学的校级领导以及亲历教育硕士的普通教师共同对教育硕士学位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理解与展望。从本刊编辑部以已毕业和现在读的教育硕士为对象进行的小范围调查结果来看,这些问题几乎全部在亲历了教育硕士的教师们所关注、所忧虑的范围之内。但是,调查反映出的另外一些问题,如,异地求学对于教师婚姻家庭的影响、教育硕士流动对流出地学校的影响等问题本期未做专门讨论。可见,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与探讨。希望本期中国教师杂志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真知灼见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94.
学科教师教育研究有助于拓展教师教育研究对象、推进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重构,为实现一流学科教师培养的目标提供学理支撑,有助于摆脱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自我矮化与双边缘化的困境,构建学术学科教育与科目学科教育的学科教师教育的互动关系。对此,提出学科教师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各学科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等阶段在内的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教育,且具有跨学科属性的学科,具有作为中小学“教授科目”的教师教育以及作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学术学科”的教师教育的双重学科内涵。本研究确定了学科教师教育研究的对象,明确了学科教师教育研究关涉的学科间关系,构建了学科教师教育研究的三螺旋生成路径模型,确立了学科教师教育作为国家事业、专业实践、研究领域的三重价值属性。需要对不同学科教师教育开展长期持续稳定的研究,充分关注并对接国际学科教师教育研究前沿,吸收前沿科学技术与文理学科自身学术成果,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学科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95.
96.
与"新华体"截然不同的"新新文体" "父母满眼的爱还没看够,爱人亲热的话还没说够,孩子还没找到撒娇的感觉,你就要远行?""还没来得及为父母多捶捶腿背,还没来得及帮爱人多暖暖被窝,还没来得及给孩子多辅导些功课,我怎么忍心离去?"这还是新华社记者写的文章吗?明明是篇抒情散文的片段,却来自春节长假结束时的一篇献给打工者和留守人员的"生活杂谈"——《你的征程是我留守的开始》,刊登在2013年2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  相似文献   
97.
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培养需要有相应的条件保障.本文试提出我国高质量幼儿园教师培养所需的若干条件,包括:大学普通本科及以上院校的培养规格,由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学院及其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来培养,确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招生选拔制度,在大学的学术文化课堂中开展基于研究的专业训练,强调课程的实践取向,整合领域课程与专业课程,保障学生有较长时间的专业实践,建设一支优质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者队伍等.  相似文献   
98.
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尝试从多学科视角探讨儿童全面发展"五对概念十二个范畴"的内涵建构,具体包括:(1)儿童道德和公民性发展的伦理学、政治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2)儿童认知与情感发展的心理学、脑科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3)儿童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4)儿童艺术与审美发展的艺术学、美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5)儿童健康与安全发展的人体运动学、营养学、安全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以及儿童大脑与身体发展的脑科学、生理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对深化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予以探讨,为更加全面地把握育人目标提供理论借鉴,并为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9.
本文阐述了江苏省高职类专业群在人才培养体制、课程体系、实训体系信息化教学资源、"双师"团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六个方面建设的具体要求,分析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群结合行业的建设特点,提出了园艺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多元化模式,为本类专业群提供一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狭义而言,“教师哲学”指教师本体论,回答“教师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关注教师逻辑主体“在”的本性与具有各种规定性的“在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本体是一种以实现生命为目的善的逻辑主体,需要在与他者相对应的关系中界定自身性质,同时作为人的逻辑主体亦有着复杂的内在意识世界,因此教师“在”的本性包含三重基本维度,即实践、关系与精神。这三种本体存在如果要在现实世界中显现为“在者”,需要满足三种具体规定性,即意识基础、行动逻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