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三、鉴别的内容和方法 鉴别的内容是与人们对超常儿童的认识相一致的.目前我国各类超常教育实验班鉴别超常儿童时采取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52.
《我的战友邱少云》(统编五年制第九册18课、六年制十一册14课),是篇革命回忆录。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叙述了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牲牲的英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遵守革命纪律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我抠住描写“我”的内心活动及邱少云英雄行为的重点词句,透过人物外表揭示人物内心,展现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而不惜献身的光辉形象,感染启迪学生动情晓理,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  相似文献   
53.
《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有关教师的法律。《教师法》的制定和颁布是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促进我国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和优化,并使之形成一种机制,将产生巨大作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教师法》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  相似文献   
54.
少年班——高等教育早出人才的一种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探索培养理科智力超常少年全面发展的规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一九七八年三月创办了少年班。少年班是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改革和创新。七年来的办学实践,显示了她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目前,科大少年班已有二届大学毕业生共一百一十七人。其中有八十多名年龄仅十五至二十岁的学生,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首次出现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三最”:年龄最小的国内研究生(十五岁);年龄最小的出国研究生(十六岁);年龄最小的助教(十九岁)。这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少年班”进行分阶段的实录、分析,无疑对当代教育学的研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5.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由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的劳动对象和教师的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具有其他任何职业劳动者(如工农业、服务行业、文艺界和科技界劳动者)所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基本职能:"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仅是"经师",更重要的是"人师".教师不仅要"授业"(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传  相似文献   
56.
科大少年班学生的身体、思想,感情和行为都不同于一般大学生,学校体育工作必须根据其特点,需求、意向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组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准确  相似文献   
57.
朱源 《考试》2009,(6):109-109
有关“新课标地理教材应用”问题是新事物。许多教师对此还很陌生,故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案例的运用方法,分析了怎样通过案例教学,实现学生的“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多年跟踪测试,以中国青少儿体质调查组1979年对全国16省、市18万多7—25岁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测试指标均值为标准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得出身体发育良好;机能水平较强;身体素质具有差异,必须有组织地全面加强体育锻炼;心理素质具有与一般青少年不同的特征。身体发展呈现出提前发育1—2年趋势。  相似文献   
59.
60.
谈教师立法     
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而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就我国普通教育的师资队伍来说,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突出的问题是:第一,师资数量亟待充实,据预测,“七五”期间约需补充中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