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布式计算系统旨在借助对分散在网络上的计算资源的整合来解决大量计算问题。对基于不同的性能指标,选择最有效的分布式对象中间件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额外开销和往返延迟等方面对CORBA、ICE、HORB和基于TCP的Dot NET Remoting这几种分布式计算对象中间件技术做了性能评价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ICE额外开销的产生较低,而相比于其他中间件,HORB往返延迟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生动的生活情景激发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真实的生活情境提炼出具有梯度性和开放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有效提高复习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1月的武汉,冷风飒飒,阴雨绵绵,真是所谓的“一朝秋雨一朝寒”啊,就在这寒冷、萧索的晚秋时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却在这里火热登场了。会场外天空阴霾密布,会场内却是春意盎然,所有与会者洋溢的笑容、参与的热情、讨论的热烈,丝毫没有受到窗外阴冷天气的影响,相反的,却给眼下这座寒冷的城市平添了许多暖意。就在这温暖如春的会场里,我们有幸结识了一位精神矍铄、洒脱儒雅的长者——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钱梦龙其人钱梦龙先生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上海市嘉定区实验中学首任校长,现任桃李园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介绍了BB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其次阐述了基于BB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课程总体设计方案,再次提出了基于BB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课程模块设置方案,最后对基于BB平台网络课程的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Web应用程序设计的特点,介绍了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在研究Struts Hibernate框架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Struts Hibernate架构实现网络教学系统的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主题一科学探究一、核心知识和考查方式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科学探究主题包括:①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②发展科学探究能力,③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④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四个二级主题内容,各版本教材通过不同栏目提供实验内容,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通过“实验(61个)”“探究(18个)”“实验活动(8个)”“课外实验(6个)”等栏目,累计提供实验素材93个,这些实验素材蕴含了化学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等多维度、多视角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7.
日语由“一”构成的熟语数量颇多,其中有不少是与人的气节息息相关的。它从各个角度教诲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顽强拼搏、诚恳待人、爱岗敬业,可谓是一部小小的人生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8.
李焱 《考试周刊》2007,(46):84-86
阅读理解题在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中占了相当重的分量,题量多,分值也大,最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考生可以从平时积累和应试技巧两方面着手,来提高PETS二级中阅读理解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Struts+Hibernate架构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Web应用程序设计的特点.介绍了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在研究struts+Hibemate框架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Struts+Hibernate架构实现网络教学系统的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李焱 《教育与职业》2005,(19):32-33
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关系到个人、他人、自然、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解读中国当代教育价值的历史转向,从宏观上把握和调控中国当代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实施,以使教育更大程度上满足人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解答中国当代教育在培养人的目的上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