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需要指导学习方法,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整体提高,落实有效教学理念。一、指导课前预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人曾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们把握预习方法,"抢跑"领先时,则把握了学习主动性,能更自觉地学习,从而提前扫清一些学习障碍,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新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指导预  相似文献   
142.
案例一:《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 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李孟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端端正正地拿起书一起朗读。)  相似文献   
143.
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学实施的几大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新课改在农村实验教学中面临的四大瓶颈,指出了推进新课改是一个循环渐进、探索总结、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如何实施到位,将成为教育同仁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4.
根据自由度、管理度的变化及悟员参与岗位知识、技能、创能获取的程度不同,知识、技能、创能获取分为控学、助学、辅学、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在岗悟修七种.班级授课制由控学、助学、辅学共同构成,是以教师方法论为中心的知技获取,其平均效率为25%.而班级悟修制由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共同构成,是以悟员方法论为中心的知技创获取,其平均效率为75%.因此,班级悟修制有很多班级授课制无法比拟的优势,并将会替代班级授课制.  相似文献   
145.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知识是储存于人脑或人工载体中的经验.技能是指个体为完成某一目的,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脑之外的单一或多器官配合而表现出的行为.现学校教育中,英语学习重知识轻技能,效率极低,少有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采用效率更高的班级悟修制和情境悟修模式能解决现行英语学习的缺陷,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46.
多年来,我们坚持“德育占首位,教学是中心,育人为 根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开展了教改实验,注意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获“国家家庭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注·提’实验先进单位”、“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学校”、“湖北省少儿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合格学校”、“湖北省学校美育先进单位”、“孝感市直先进党支部”等二十多个荣誉称号。 多年来,我校一直承担了省级、市级十多个项目的教改实验。特别是在思想品德课中积极开展“情感教育”实验。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逐渐使我们走出了“重教书,轻育人”的误区,注重把有效地育人作为各项教改实验成功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又将各个单项教改实验纳入学校整体改革实验体系之中,实现整体优化。在各科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意、有序、有机、有法、有效”渗透德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7.
李爱国 《湖北教育》2000,(11):26-26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育情方法,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提高情感教育质量的关键,可以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下面结合小学思想品德鄂教版第九册《关心体贴父母》一课谈谈几种育情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借“形”育情。就是借助具体而形象直观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