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3篇
教育   214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要求的重点。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提到阅读,人们往往认为这是文  相似文献   
212.
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分数除法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应用题演变而来的,两者紧密联系易于混淆.因此在教学时要加强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求新、求异、求同、求实;要灵活多变,使学生在多变中思辨、纠错、探讨、沟通,以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一、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213.
研究了广义系统的正实控制问题.在控制器增益摄动具有加法和乘法两种形式下,讨论了广义系统的严格正实弹性控制器的设计问题,给出了严格正实弹性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14.
如何把《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呢?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是以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设计形式。这种教学设计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程”设计,使之成为关注学生发展的“学程”设计。  相似文献   
215.
本根据负定二次型与半负定二次型的定义给出了它们的若干等价条件,并讨论了负定矩阵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216.
新世纪新形势所需要的人才必定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传统的那种老师授课,学生听课;老师写板书,学生记笔记;老师组织答案,学生背诵答案的呆板性、缺乏灵活性政治课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课改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讨论式教学法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等优点,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1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差别、收入差距过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社会问题开始凸显。增加公共物品供给,对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公共物品供给要以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弱势群体和西部为重点,各级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中要担当主要责任,按照均等化提供、重点提供和混合提供的原则,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18.
教学目标: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巩固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等词语。  相似文献   
219.
根据语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和系统论观点,拼音教学不能单独地学习拼音,况日音学习枯燥无味.应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小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又能培养听说能力,为以后的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二年级以前是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然而传统的语教学一二年级以识字为主,从而错过了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这就是小语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学语言同识汉字”的矛盾。因此,笔针对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20.
文化切入既包含对第二语言文化的学习,也包含对学习者自身的母语文化的学习.文化切入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真正的交际能力应该是在熟知交际对象的文化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符合交际对象文化语用特征的信息传递能力.因此,成功的交际过程并非单纯语言层面上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受社会文化特征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