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将逐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中国市场将真正成为世界统一大市场的一部分,国内经济运行机制、金融、财政、税收、企业管理、政府职能都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贸易保护等措施也会逐步减少或取消.针对于此,国内市场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杜扬 《学会》2010,(9):19-22
<正>2005年初,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召开四届二次理事会,会议决定学会实行无挂靠。脱离挂靠为学会发展带来压力,但也鞭策学会走上自主选择、谋长远发展之路。本文试以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探讨现阶段学会  相似文献   
23.
古典主义是盛行于问世纪的文艺思潮。儒家美学是中国的传统美学。二者产生于不同的国度。探讨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户致性以及形成这种一致性的原因,进而寻找文学创作的某种规律,是本文试图论及的主要问题。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当时法国君主专制政体的产物,是直接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的。当时的首相大主教黎希留就成立了“法兰西学士院”,力图将文学完全纳入为王权服务的古典主义轨道,足见其古典主义的功利性质。因此,拥护王权就成为古典主义的宗旨,崇尚理性就成为其基本原则,而以古代文艺作品为典范就成为它的创作原则。这就是…  相似文献   
24.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着本质差异,其原因在于“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内涵及研究范畴认识的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提出更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称谓和重建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主张,以满足中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
杜扬 《学会》2012,(2):21-23,37
学会获得来自科协的经费资助,是否应该开具税务发票?本文试从当前税收制度分析学会开具税务发票的合法性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学会所处税收环境做初步探讨,认为当前应明确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学会对自身纳税主体地位应予以明确;二是对学会的经营性行为范围应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26.
阅读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杜扬现代教学论与传统教学论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它认为教学过程决不仅仅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人的发展过程,即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认知发展,同时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也应得到发展。为此,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  相似文献   
27.
电子技术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角度来审视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与素质的培养,重理论训练而轻实践环节的训练,重共性教育而轻个性的发展,重对传统的继承而轻对现实的突破和创新等现象,必须进行改革。下面以电子技术应用实践教学为例,介绍我院教改的情况。  相似文献   
28.
明治中期,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倾向开始转向理论科学。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视纯科学研究为一种智力游戏,任何国家的科学家都可以在其中获得机会,以展示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属国家的文化优越性。在日俄战争以前,尽管日本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都还比较低,但是日本的科学家还是梦想着能够在这场智力游戏中打败欧洲人,以显示他们的智力水平。长冈半太郎的土星原子模型(1903)是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之一,但是包括布拉格和卢瑟福在内的英国物理学家却因为这个模型出自一个“小日本”之手而对其漠然置之,没有给予适当的评价。量子力学的出现预示着物理研究的新方法即将登场,也预示着日本科学家从此可以与欧洲科学家同台竞争,尤其是在国家工业技术发达程度无甚影响的纯科学研究领域。年轻的物理学家像菊池正士和仁科芳雄才可以在1928年做出一流的成绩来。长期的科学努力最终使得20世纪30年代登上物理舞台的一位日本物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1934年,汤川秀树发表了他的介子理论,他对一种新粒子的预言在1937年被Carl AndersonSeth Neddermeyer所证实存在于宇宙射线中,这个发现震惊了西方物理学界。甚至在日本迫切地需要科学家与之合作的二战期间和二战之后,日本的物理学家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奋战在纯科学的战线上。尽管他们当中有些人为诸如原子弹和雷达的研发这样的战时工程出过力,但是他们的主要兴趣还是放在诸如回旋加速器的建造,以及存在缺陷并且与新粒子特征不太相符的介子理论等这样的一些问题上。1947年出访日本的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顾问团发现日本科学家这种对理论科学的倾向对日本工业和经济的恢复与重建“毫无裨益”,但是这种倾向即使在战后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停止过,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则更是不可遏制。  相似文献   
29.
陈独秀的科学思想和民主思想始终交织在一起 ,这是他不同于前人之处 ,也是他比同时代人深刻和独到之处。他不是纯粹的科学家 ,却和所有真正的科学家一样首先是个唯物主义者。他更看重科学的社会功能价值 ,并用“方法”为科学做出了统一的脚注。在对西方科学狂热的尊崇中 ,他倡导的是实证、是主客观的统一。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 ,朴素的唯物论的科学观升华为唯物史观 ,“物质一元论”在成为“科学一元论”之后又被赋予了“经济一元论”的色彩。  相似文献   
30.
语文是为生活服务的 ,但二者关系是不对等的 ,但又是可以统一的。统一的中介就是语感。通过对语感性质及形成规律的分析 ,说明语感是语文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 ,其形成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是可以认识的。破除语感神秘论 ,提出培养语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