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能值理论,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改进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78—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评价,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能值改进模型充分考虑了整个区域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所以量化结果较大;同时因其采用能值转换率等更稳定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运用能值理论, 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 构建了改进模型.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78—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评价, 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 能值改进模型充分考虑了整个区域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 所以量化结果较大; 同时因其采用能值转换率等更稳定的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重点选择"城市用水普及率"、"地下水供应量"、"水资源超采量"等指标构建城镇化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以反映绿洲城市城镇化特点.通过熵值法对新疆绿洲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测度,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疆14个地州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分析,结果反映绿洲城市城镇化的如下特点:1)绿洲城市城镇化综合水平在时间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城镇化质量落后于城镇化规模;2)绿洲城市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性明显.依此提出绿洲城市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4.
张新焕  祁毅  杨德刚  杜宏茹 《资源科学》2008,30(11):1706-1714
新疆乌鲁木齐都市圈是在干旱背景下形成的城市群体地域空间,文章以此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尺度上对都市圈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都市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山地、绿洲和荒漠区差异很大,山地与荒漠区的土地覆被变化较弱,绿洲区的用地变化非常显著,其中受人为影响的土地覆被变化尤为明显;②绿洲区的裸地和农业用地在规模上变化最大,城镇、农村居民点和道路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主要向北部冲积平原扩展,初步形成了以农田为基底的都市圈城市格局;③各城市用地规模悬殊较大,核心城市占主导地位;城市用地扩展在空间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核心城市的主要用地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圈层分异特征,中小城市的用地初具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15.
帆船运动员的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杨德刚1)①马学义2)帆船运动属于水上运动项目,它扬帆起航,劈波斩浪,既可锻炼身体,又可磨练意志和勇敢精神。帆船、滑船等水上运动已逐渐成为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全运会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文献中关于帆船...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雯  张小雷  雷军  杨德刚  杨宇 《资源科学》2009,31(2):185-192
本文根据2005年和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处的发展阶段、务工农民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收入水平等总体特征,探究了促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起步进入加速阶段,外出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和餐饮服务业,从收入上看在疆外务工的人员收入远高于疆内。根据墨玉县发展的实际和调研表明,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外出务工预期收入高于务农收入和人均耕地资源量少等。同时,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低收入户、户均可耕地面积、性别等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充分体现了干旱区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和民族因素等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外出务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宏  夏富强  杨德刚  黄凤  乔旭宁 《资源科学》2014,36(6):1168-1174
基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数据,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干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水资源需求预警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的水资源需求进行多情景模拟。模拟结果显示:①现有水资源条件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各情景下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系统均存在较强约束,采用调水与节水方案,乌鲁木齐市中、高速发展情景下到2030年将分别存在5.17亿m3、30.15亿m3的水资源缺口;②节水方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提高的效果远大于调水的效果,社会经济发展越快,节水带来的效果越明显;③适度增强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规模效应,降低用水定额,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有效的途径;④通过跨流域调水提高区域的供水能力,有助于减弱水资源系统对城市发展系统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疆1958-2011年CO2排放量和人口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岭回归模型对新疆人口因素变化与CO2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下.1)在改革开放前,所有人口指标均与CO2排放呈现双向的因果联系;但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消费与CO2排放失去因果关系.2)人口因素对CO2排放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变化较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家庭户数与消费逐步取代就业结构和人口总量成为CO2排放最主要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疆1958—2011年CO2排放量和人口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岭回归模型对新疆人口因素变化与CO2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下.1)在改革开放前,所有人口指标均与CO2排放呈现双向的因果联系;但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消费与CO2排放失去因果关系.2)人口因素对CO2排放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变化较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家庭户数与消费逐步取代就业结构和人口总量成为CO2排放最主要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用水效率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因素,建立全要素分解模型和运用LMDI分解方法对1995—2012年乌鲁木齐市用水过程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 经济发展水平与用水强度是乌鲁木齐市用水总量变化的决定因素;产业用水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用水强度是影响乌鲁木齐市用水效益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对用水总量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作用不强.人均供水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利用效率变化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