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一个人看不到未来,就把握不了现在”。而未来的职业对大学生们在心理、学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大学生只有认真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把握住未来职业的方向,才能抓住成功就业的机遇,才能赢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从而,为自己今后事业的辉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一、盘点自我古语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把这句话运用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问题时,要做到了解自己、认清自我、把握自我。那么,了解自己都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谈谈我的观点。1、了解自己的心理特…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推理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文山壮族铜鼓舞的运动形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社会文化价值。意在为云南文山铜鼓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关于水资源的保护,对人自身的素质要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农村偏远地区教学中所谓的水教育多数都被淡化了。本文探讨了开展水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34.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目标中的“四基”之一,也是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由“双基”转向“四基”,引起了很多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就应该让学生体验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目前我国低保档案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低保工作上的几个重点,进而又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进程下低保档案管理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途径,以期能为一线工作者提供一些工作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36.
摔跤训练,比较单调,使队员容易产生枯躁乏味之感。为了提高摔跤专项训练水平,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讲,在训练中采用游戏活动.使之成为训练的辅助手段十分必要。游戏活动适合于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中,它可以培养队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培养队员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7.
舞龙运动作为中国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健身价值、欣赏娱乐价值、促进人际交往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本文通过解读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进一步为保护与传承我国这一古老而美丽的民俗体育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产业结构调整下北京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2001-2012年间的北京市产业结构数据和水资源资料,通过相关数据趋势分析得出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作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从作业中及时获得教学情况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反馈,从而体现作业反馈的诊断性和补救性.当前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作业的反馈功能,有的不讲评直接让学生自行订正,有的虽然讲评,但学生体验不深.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进一步发挥作业的反馈功能,体现作业反馈的诊断性和补救性呢?下面我以《小数加减法》中的作业错误为例,谈一谈怎样凸显作业的反馈功能.  相似文献   
40.
作为20世纪教育学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去学校化社会》自问世以来便备受关注。50多年前,身处激进与动荡的社会思潮与社会现实环境中的伊利奇,反思和批判制度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以建构开放学习网络为核心的“去学校化社会”思想。这一思想在理论上引发了关于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论辩;在实践上激发了以“去学校化社会”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制度变革的种种探索。但该思想忽视了学校在普及教育和发展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对教育制度的批判具有不对称性,所提出的“学习网络”具有潜在的不平等性,因而受到批评。而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学校关闭给传统的学校教育带来挑战。这赋予“去学校化社会”思想新的时代价值,引发人们对该思想的再度关切。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不仅为“去学校化社会”思想提供了现实技术条件,更引领人们超越“去学校化社会”思想、重构迈向新教育生态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