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1篇
教育   361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0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前言是一部邮集内容的总概括。观展者通过前言可以了解到这部邮集的大体情况或作者的创作思路。虽然前言在评审时不在打分之内,但通过观赏高水平的邮集可以发现,这些作者是在绞尽脑汁地做好前言,而绝不疏忽这个环节。因为整部邮集能否引人入胜,往往要看这个“序幕”。  相似文献   
632.
报刊上常见的那些情节曲折离奇、内容感人至深的新闻故事,有的竟然是人为编造出来的。不久前,有人编造出一个女警官为了继续进行“爱心行动”不得不以索贿为主要手段筹集资金的“新闻故事”,在《天府早报》首发以后,被多家报纸转载。不料江苏警方动了真,追本究源查到扬州,一直查到这位“自由撰稿人”的电脑里还有32篇“纪实类的  相似文献   
633.
“教学参考书”,顾名思义,是供教学时参考用的,不是“标准教案”。可是,有的教师却奉为“經典”,从教学方法到問題解答,无不照抄照搬。他們以为这样作,既省力省时,又“万无一失”。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現实的,也是有害的。因为参考书的編者是按自己的认識水平、文  相似文献   
634.
星期天上街想买几本方言词典,一口气转了六七家书店,从杨公井、大行宫经新街口、鼓楼而至山西路,可算兜了半个南京城,一无所获。意外的收获是在几家书店里都发现有排列得整整齐齐的“语录丛书”——从《孔子语录》、《孟子语录》、《荀子语录》、《墨子语录》……一直数下去,约有十多种。六十四开硬封面,印得也还精致。这么十来种诸子百家的语录一齐映入人的眼帘,倒也称得上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635.
张恨水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章回小说作家,也是一位老报人。 1919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这20年间,一直住在北京为报纸工作。当时日本大特务土肥原以拉拢反日爱国知识分子为能事。他对于亲日的华人,亲而不尊,视为猎人养的狗,而对于反日者则曲意逢迎,拉拢下水。当张恨水把抗日义勇军的故事写进《啼笑因缘续集》以后,土肥原拉拢张恨水更加变本加厉。他请人送了《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各一部,婉恳“赐予题签,藉留纪念,以慰景仰大家之忱”。张恨水乃傲骨狂士,毅然改赠《啼笑因缘续集》一本,并题:  相似文献   
636.
近读一则古代轶事,似乎对我们的编辑工作颇有启示。唐朝著名的画家王维,曾经画过一幅“雪里芭蕉”的名画,那翠绿的芭蕉鄙视冰雪,傲然挺立,俨然君子。然而有人说:“寒冬大雪,怎么可能有翠绿的芭蕉?”于是抹去芭蕉,换上梅花。这个砍杀芭蕉的老兄,比起时下的一些编辑来,温柔多了。他没有因为雪里芭蕉的荒唐而枪毙它,还承认那是一幅名画,可见眼力不俗,没有砍去芭蕉只留下白茫茫一片雪景,还换上有君子之称的梅花,可  相似文献   
637.
最近,有个重要的全国性会议在某省召开,省里的新闻单位无人光临。我以为是“新闻鼻”未闻到这个信息使然的,一打听,原来有些记者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没有“请”。有人告诉我:有些记者应付“请”尚且不暇,请还未必请得到呢,何况不请。我不反对请记者,也不反对记者应请。因  相似文献   
638.
湖南株洲市新闻图片报今年初设立了“新闻风险基金”,为采写批评报道而且报道属实的作者提供打官司的基金。这件事受到广泛的好评,这是自然的;但是,有些同志把它看成改革中一件意义重大的新事,对它在支持采写批评报道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寄以厚望,我觉得实在有些天真。  相似文献   
639.
新闻界有些同志,崇拜名人,看不到群众的力量。时下许多报刊追逐的“名人效应”,便是一例。有的报刊对送上门的“凡人”的作品不屑一顾,却千里迢迢派人找名人“不吝赐作”。一面是众多“凡人”大叫“用稿难”,一面是许多报刊大叫“约稿难”。有家杂志好不容易约来一批名人的  相似文献   
640.
近期的《新闻战线》上有同志议及《倪志福的星期天》,认为倪志福同志星期天做家务的事情“生动,有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位领导干部的优良本色,读后感到可亲,很有教育意义”。他进而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先进人物,既爱工作也爱生活,既有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