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曾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因此,全国很多学校都布置了每周、每月或每学期“给妈妈洗一次脚”的亲情作业。这一活动持续至今,老做法遇到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7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课堂就是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空间。本文把Shrum和Glisan(2004)提出的交互模式(Interacti veModel)作为课程设计模型,开展对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只是关注语言知识体系,还要关注与其有直接关联的智力价值,发展价值,重视态度,动机,情感的价值。听力教学实质就是文化的互通,以此为载体,听力教学将摆脱以往模式,更加专注实质与内涵,教学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3.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逐渐呈现多模态化与课程整合的趋势,外语课堂教学具有典型的多模态特点。但是对于教师话语的多模态化多集中在形式层面,并没有深入地研究。文章依据张德禄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详细阐述了多模态话语中,语言模态与非语言模态之间的整合与交互设计,回归课堂教学的初衷与本质。着重分析了教师言语模态,听觉与视觉模态以及非言语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74.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将这些遗产发扬光大,就要学好文言文。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把“诵读”放在首位,可见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加强诵读训练。  相似文献   
7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中心.”这是我国今年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本文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能性、具体途径问题做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76.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写秋的绝妙好文,它妙就妙在作家对“秋味”的独到体会上。接秋季这个时令,的确美不胜收。秋风吹,秋雨滴,可谓秋有声;秋水清,秋草黄,可谓秋有色,秋野淡,秋山远,秋空高,秋雁南飞……可味秋有形,但从来还没有听谁说过秋有味。而郁达夫却慧心独钟那一片绵长不尽的秋味。他说自己所以爱北国的秋更胜于南国,原因也就在这点“味”。照他看来:“一个人夹在  相似文献   
77.
语篇的连贯与否受语境和认知模式共同制约。凸显-背景(figure-groundorganization)理论表明,由于注意力不同,人们分析语篇时对语篇的不同部分理解不同,对语篇连贯性的认识也不同。本文试从凸显-背景结构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凸显和背景的选择对语篇连贯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一九五八年我国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和民主革命时期“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的教育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特点,制定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沿着“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途径,培养了近千万又红又专的大中专毕业生。为全国各条战线输送了新生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发展创立了我国的全日制教育和各种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基本上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当前,根据新时期的政治经济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79.
上海市延安中学以建设学校体育文化为切入点,着力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校的体育课程从单纯的体育技能教学,转移到扩展学生体育与健身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对健康行为的选择意识和决定能力上来.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0.
愿教育奇葩更芬芳欣闻《山西教育》杂志创刊暨山西教育报刊社成立40周年,我们谨表示热烈的祝贺!40年来,山西教育报刊社在历届同仁的辛勤努力下.出版种类逐步齐全,质量和品位不断提高,为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推动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风气的形成,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