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5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医院生态出发,提出支撑其事业大厦的基点只能且必须是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完善的服务;医院经营管理的重点应是如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消费者健康理念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转变,对传统的医术、医德和服务理念加以提升和深化。  相似文献   
42.
随着企业内外生态环境的复杂化,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投资风险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投资合理化尤其是防范膨胀式投资,已成为业内人士面临的难题,关注的焦点。探讨中国企业生态环境下民营企业如何建立趋利避害的投资风险机制。  相似文献   
43.
当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时,一种全新的物流理念——第四方物流横空出世,从而引起了物流界的一场革命。通过对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各自特点的分析,提出了3PL与4PL战略协作式发展的构想,从而达到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实现双方共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中国文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遭遇跨文化管理的障碍,如何有效克服文化障碍成为管理的首要任务。在研究了大量在华投资企业失败的案例后,认为在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整合中国文化是必由之路,并提出了具体的文化整合点以及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45.
企业合作复杂网络研究——以汽车制造业为实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对企业合作网络进行研究,看其是否拥有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据此,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企业合作复杂网络的形式化定义。通过对汽车制造业的实证分析,所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汽车制造业的企业合作网络是一个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46.
再论企业发展与企业竞争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竞争生态的角度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提出企业发展核心是竞争能力创新性提升的思想,在研究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竞争性优秀企业文化体系与核心技术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根本。  相似文献   
47.
毋江波  李常洪 《情报科学》2019,37(10):146-157
【目的/意义】在由纵向供应链合作和横向产业竞争构成的二维竞合关系之中,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增值目 标就是促进企业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的匹配和协调一致。【方法/过程】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增值过程,本质上是 一个信息过程,竞争情报价值的体现依托企业的内外部运营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关系主体。通过相关文献分 析,构建了企业内部竞争情报活动中的信息和关系运作框架以及外部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合作和竞争关系框架,在 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提出了防御型企业和开创型企业的内外部竞争情报增值运作模式,并运用扩展/虚拟企业模式 在合作层面对其进行了拓展。【结果/结论】将企业竞争情报增值活动与企业内外部运作流程有效融合并协调统一 起来,同时考虑了企业特性及其差异,为不同企业通过内外部竞争情报运作活动有效制定和实施其竞合战略,不断 提升企业运营能力以实现增值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48.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是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山小榄五金集群为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9.
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生态环境,产业组织的形态和效应是不同的,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尤其是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时期,认为产业联盟作为产业集群演化的新阶段,以其特有的稳定效应和持续创新效应,可以作为现阶段我国产业组织形态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其他产业组织共同推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以1990—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流量数据和专利授权数作为研究变量,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专利授权数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对专利授权数的贡献在短期内是不明显的。葛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专利授权数的葛兰杰原因,而专利授权数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葛兰杰原因。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预期能够提升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