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2902篇
科学研究   479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218篇
综合类   131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4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考试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考试对学生的影响以及不同考试方式的适用性,比较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考试方式,提出对考试方式的改进建议,同时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电类非计算机专业编程实验课成绩组成及评定的具体做法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大学工科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2.
43.
44.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武器。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校本发展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优化教育环境,才能使学校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
当前,教育最热门的话题非“如何做到课堂教学最有效”莫属,各级各地各校层层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我们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也多积极投身到这一课题的探讨与实践活动中去。然而在探讨的过程中却常常为何种教学方法最有效而争论不休,最后只好多以教无定法而折衷收场。教学真的就无定法了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需要有法,即教无定法也有法。  相似文献   
46.
47.
小学时期,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养成的基础阶段。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为学生的课堂阅读创造了智力的背景,更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阅读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48.
"增长才干,培养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第三大任务,才干需要充分利用、发挥和扩充.增长才干的前提是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具有丰富的才干和完善的能力是大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文章借助对任务激励法的研究,对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才干和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以便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49.
汪哲夫 《新闻世界》2012,(2):117-118
国有企业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力军,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践行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和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50.
唐模与灵山等徽州古村落所以具有天人和谐的无限魅力,成为当时最佳的人居环境,取决于徽州人在环境选择、调适乃至创建中所坚持的顺应自然、亲和山水的自觉意识,关爱自然、物我共荣的伦理守则。珍重并发掘徽州古村落历尽沧桑而弥足珍贵的山水文化资源和生态伦理文化遗存,对于构建中国现代生态伦理学体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