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3411篇
科学研究   801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507篇
综合类   218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55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维强 《文化交流》2004,(4):63-65
西溪湿地,有“天堂绿肾”之称,是杭州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而富有野趣,景美而深蕴人文。这个繁荣闹市中的水乡村落,是杭州旅游西进的重要景观。浙江杭州城西的西溪,最早记载见之于南宋吴自牧撰写的《梦粱录》:“自武林山之西,名曰西溪”。明人田汝成辑著的《西湖游览志》,叙述了“西溪”得名“留下”的由来:“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俗称留下。相传,宋高宗初至杭时,以其地丰富,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为名。”我在去年初秋游过一次西溪,坐的是农家船。其时芦花尚未怒放,有几分野趣。回来翻检近代文化人所写的游西…  相似文献   
12.
从医学模式健康观的转变,提出健身应以健康理念为依托,树立“三维健身”的观念;阐述在新的医学模式健康观中,健身的健康职能体现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观上,并在其中起着促进、协调、连接相互之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象甲风云Ⅱ     
上海队在连续“缓冲”两轮之后,积分形势已不容乐观,因此他们急需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本轮他们的对手江苏队又岂是好欺负的。  相似文献   
14.
不到香港中环就不算到过香港。因为这里代表香港建筑和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被人誉为亚洲的“华尔街”。金壁辉煌的标志型建筑如中银大厦、汇丰银行大厦、亚太金融大厦都在中环,主要街道两傍耸入云霄的大厦,多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写字楼。 香港街头巷口,最鲜明、醒目的标志大都是银行,最旺的店铺多数也是银行的营业分行。翻开香港的地图,这里许多建筑物名称就是银行。机场、车站、商场,甚至地铁内都有银行。有人开玩笑,在香港记  相似文献   
15.
屋子里没有别的颜色,除了书案上那盏小蜡灯发出昏暗的烛光外,再就是黑。黑色的木床,黑色的幔帐,还有黑色的人影。 偌大的山宅万籁俱寂,偶尔有晚风拂过,吹得满地落叶沙沙作响,一派空旷、肃杀之气。 岑顺独自一人静静地斜倚在床头,喃喃低语,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或许是在祈求上苍赐予多福多寿,或许是在诅咒命运的不公。 自从寄居在妻族的吕氏山宅后,不觉已一年有余。说是山宅,其实亦不过是一座废弃了的墓园。 岑顺每日习文练武、耕田种地,过得倒也逍遥自在,元拘无束。 这几日,他心绪不宁,夜里往往听到鼓鼙声,却又不知这…  相似文献   
16.
名片源流探     
名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当今社会用得较为普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国古代早就把名片作为一种晋见交往的工具,并且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本文就名片的源流进行探讨,以求对名片有个更全面充分的认识。一、“谒”与“刺”名片在古代有很多称谓,据考,最早的称谓应该是谒。司马贞索隐:“谒,谓以札书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载钱谷也。”这里的“谒”就是写着贺礼和姓名的名片。“谒”为名片,一直沿用到元代。  相似文献   
17.
蛙和瓜     
绿青蛙,叫呱呱,蹦到瓜地看西瓜。西瓜夸蛙唱得好,蛙夸西瓜长得大。提示这首童谣通过绿青蛙与大西瓜的相互夸奖,塑造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形象,读来让人忍俊不禁。童谣的作者主要抓住绿皮青蛙大嗓门———“呱呱叫,蹦蹦跳”,联想到大大的西瓜———“长得大,红而甜”编写成一首天真无邪、琅琅上口的童谣。另外,蛙、呱、瓜、夸、大同韵,反复地组合在一起后,唱起来有点拗口,所以要特别注意把音、韵、调咬准。童谣有情节、有趣味,小朋友边读边做游戏,会很开心。蛙和瓜@金志强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取向,其终极目标是全民紊质的提高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发掘,而在师范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则是整个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就师范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 在我国较发达地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一般都较为富裕,住房条件优越,拥有汽车家庭的数量正逐年增加,相当一部分家庭雇有保姆或钟点工操持家务,学生享受着"皇室"家庭般的“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留给学生的唯一任务便是学习。他们一天从早到晚,在校时间达九到十个小时。此外,星期六学校还得补课一天.学生们奔命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星期天休息时间,低年级学生还得寻找各种老师接受琴棋书画等各类特长教育,高年级学生要进入各种文化辅导班或请家教补习各科文化。由此看来,学生根本没有完全属于自己并供自己支配的点滴时间,造成了普遍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造力低下,思维不够敏捷。试想一下,在上述社会生活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学生怎么会有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呢?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又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何能引导他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又怎样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青年一代呢?在重压之下,学生们心中的那一抹彩虹则只能化作光怪陆离的幻影罢了。  相似文献   
20.
05年对于恋声族们而言,应该说是难得一见的盛世之年了。从04年来一路持续的高质量高密度的声优大片接连上映的局面,是以令任何一个恋声癖的电脑硬盘容量告急。在此特为05年的声优大片设立奖项若干,也算是盘点之意。不过事先说明,以下内容没有任何官方依据,完全是笔者个人看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看过后有任何副作用,纯属事故。(亮出手机)我的地盘,听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