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高三,我们迎着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西伯利亚的纷飞白雪不会眷顾上海,却还是为我的高三带来了瑟瑟冷风。衣服加了一件又一件,始终不见暖和起来。气温未近冰点,全身上下已裹成“粽子”一般。全年级也掀起了一股保暖之风,不论男女,随时可见其手中热水袋,座下之柔软椅垫。怪自己不争气,平日里看起来那精神抖擞的样儿,到了考  相似文献   
82.
熊静 《图书馆》2017,(9):73-78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阅读的传统,在家庭教育中更是如此。在浩瀚的古代家教文献中,阐述阅读思想和阅读方法的内容占据了相当的篇幅,对今天的家庭阅读和儿童阅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在对历代家训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观、家族观、读书观的角度阐释了古人在家庭教育中重视阅读的原因,提炼出古人教子读书的6种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3.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战略.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举世曙目的建设成就.如何在物质富足的同时,让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树立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阅读的传统,读书明理,崇德向善,是古代阅读传统给今天的阅读推广工作留下的宝贵财富.以中国古代阅读传统和精神为核心的阅读史研究,是“书香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延续中华民族优良阅读传统的纽带,是全民阅读活动顺利稳步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绝对权请求权和绝对权的侵权请求权是性质、功能及构成要件均相异的两种独立的请求权,前者提供的是防卫性保护而后者提供进取性保护,两者相结合共同构成绝对权的二元保护体系.本文通过对专利权请求权制度的现状及理论基础的分析,厘清专利权请求权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并对完善现行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5.
熊静 《教育信息化》2004,(1):71-71,57
21世纪是网络生存时代,网络信息传播对教育和学习的冲击是巨大的。面对网络生存时代,如何实现学习的转变,如何塑造新型的学习能力,是时代教育关注的焦点。因为学习是适应时代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或途径。本文从分析网络环境的特点出发.揭示了网络传播对时下教育和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Klamkin不等式的移植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幂平均不等式将Klamkin不等式推广至空间任意n边形。  相似文献   
87.
一点成熟“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我,望着天边欲腾的朝阳,心情之澎湃,怎一个“激动”了得!有幸于今天非常的十八岁成人仪式,期盼徜徉于心仪的学府,吮吸其浩然广博之气。车子疾驶在高速公路上,我的心也随之  相似文献   
88.
本引入单值解析函数在非孤立奇点的残数概念,并把残数定理推广到函数在区域内可以有非孤立奇点的情形。  相似文献   
89.
西方社会学的贫困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社会学贫困观主要有个体主义贫困观和结构主义的贫困观。个体主义贫困观的代表性理论是贫困文化论,结构主义的贫困观主要有功能主义和冲突学派完全对立的贫困观,以及中间学派的贫困观。  相似文献   
90.
熊静  徐文辉 《科技广场》2008,(2):189-190
网络时代的学习将打破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限制,走向社会,走向人的生活。英语课堂上的交际也应是自由而随意的活动,不再仅依靠教科书、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通过英语课堂的交际性学习,打破原来的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相互封闭的状态,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采用交际化教学法,能显著地促进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