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基于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目标及培养对象的特殊性,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中养猪技术课程实用性强的特点,本课程要突出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的考核,采用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的终结性、操作性考试相结合,多种考核方式并用,实行多次考核的综合考核方案。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真正发挥课程考核的功能。  相似文献   
82.
储瑞耕,《河北日报》高级编辑,“杨柳青”专栏主笔。1983年业余参与筹创中国第一家省级杂文学术组织——河北省杂文学会,任秘书长。1984年参与筹创中国第一家《杂文报》,任专职副总编辑,主持编务。1988年调入河北日报社。迄今为止,储瑞耕在中央和各地报刊发表作品3000余篇,计30  相似文献   
83.
2006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许多媒体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更胜一筹,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尽展报道绝活。综观这些媒体报道,可以发现,无论是单一媒体内部还是各个媒体之间,无论是频道还是栏目,都无一例外地在定位上加大了创新力度,电视媒体尤为突出。它们在原有框架下,开新  相似文献   
84.
陈栋  王丽明 《今传媒》2005,(12X):12-15
2005是中国传媒的一个多事之秋。传媒一边狂欢。一边失落:神舟六号升天、超级女声的风靡、连宋李敖大陆行等给传媒带来盛宴;报刊广告收入的下滑、广电节目的低俗、网络道德的失范却给传媒屡泼冷水。即便如此,中国传媒在很多方面也都有一些突破。年终之际。针对报刊、广电、网络的发展历程。以首创性、代表性、影响力为创新标杆。以重大传媒事件、现象、趋势等为创新标识,本刊编辑部推出“2005年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包含报道思想篇、报刊篇、广电篇、网络篇。这既是为了盘点2005年中国传媒的变化.更是为中国传媒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相关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5.
自1998年至今,中国互联网10年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取得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2008年互联网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贺信中一句"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让互联网从业者为之振奋.2008年互联网在危局中求得机遇,门户网站分羹SNS,网络视频行业依"牌"行事,网络文学牵手传统文学……中国互联网正在规范创新中迈向主流.  相似文献   
86.
王丽明 《今传媒》2009,(11):20-22
2009年7月14日至7月18日,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二期"传媒领袖讲习班"在广州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开讲.除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以外,还有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43所新闻院系的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共三百余人参加讲习班.  相似文献   
87.
88.
陈栋  王丽明 《新闻窗》2006,(5):110-110
如今,除了央视一套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典型评论节目外,新闻频道也纷纷推出了《新闻会客厅》等评论节目,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四川电视台的《今晚10分》、湖北电视台的《沟通》等,都是一些颇具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相比于平面媒体,电视的新闻评论力度与其媒体地位难以匹配。  相似文献   
89.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高等院校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需做到四个统一,即工作目标坚持与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相统一,活动理念坚持与办学理念相统一,工作设计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活动项目坚持自主选题与特色办学引导相统一.  相似文献   
90.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与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于医疗卫生的医疗器械产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的生长点,对于这一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状况的清醒认识,有利于进行战略抉择。只要选准方向,措施有力,管理得当,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