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51.
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河北省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制约因素,重点探讨了河北农村乡风建设的对策,包括领导干部重视、文化娱乐资源投入、教育环境改善、自新机制建立等等方面,以期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2.
《乐府诗集》收录温庭筠32首"乐府倚曲",它们既区别于温庭筠的相和、横吹等七类乐府诗,亦不同于元、白新乐府。郭茂倩专设以"乐府倚曲"之名,隶于"新乐府辞"类下。根据唐人"倚曲"的创作特点,"乐府倚曲"即温庭筠倚声而作的乐府诗。倚曲通常限定为某种特定场景倚声制曲,辞乐结合紧密,二者相谐,要求创作者具备全面的音乐、文学素养。温庭筠所倚之曲并非古题乐府旧曲,亦非隋唐燕乐之曲,而是作者自创新曲。曲辞遵循乐府传统,或采前世可叹之事补充新辞,或讽兴现实以贻后世审音者采入乐府。郭茂倩"乐府倚曲"的设立,明确了其乐歌性质及创作方式,还原了其独特的艺术生态。"乐府倚曲"对乐府诗传统辞乐关系作出了新的拓展,其文学史意义在于,它与中晚唐时期诗、歌、词、令等音乐文学的创作情境具有相通性,提供了理解与阐释晚唐艺术经验及文体生成、演进的又一视角。  相似文献   
5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 ,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针。”在 1 999年 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把素质教育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是教师。因此 ,全面提高高校教师文化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提高高校教师文化素养的必要性1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在高校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直接面对学生 ,教师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54.
“五步尝试法”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自己去实践去认识。它的基本精神是“先练后讲”,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上,让他们自己去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一、在尝试中形成组建认知结构小学数学教学任务,就是把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因此,教者必须对小学数学知识有个整体认  相似文献   
55.
56.
恩格斯用毕生精力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即从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实践形态、方法论四个方面研究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关于缪袭鼓吹曲辞的创作时间,萧涤非先生认为作于魏文帝初年,陆侃如先生认为作于魏明帝初年,学界至今未有定论.通过对曹魏礼乐建设情况、缪袭仕历活动、魏晋歌辞作者情况等多角度考辨,认定缪袭鼓吹曲辞的创作时同应为魏明帝时期.  相似文献   
58.
挽歌《蒿里》从东齐俗谣到乐府礼乐形态的转变,这一过程的实现既是汉代礼乐建设行为的主动赋予,同时也依赖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挽歌文化内涵.古礼制规定士大夫、庶人葬不得起坟或植树,现实中坟冢累累、野草蔓连的墓地景象,即田横门人所唱“聚敛魂魄”的“蒿里”.汉武帝时致力于礼乐建设,田横门人的挽歌采入乐府,为区别死者的身份等级,由李延年分为两曲,规定将《蒿里》用于平民葬仪,可见《蒿里》自身内涵与汉代礼乐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是《蒿里》进入官方礼乐形态的关键因素,经由礼乐文化功能的实现开启挽歌音乐发展的序幕,进一步确立它在乐府挽歌传统中的地位.挽歌《蒿里》足以启示我们对乐府诗的传承与确认机制及其实践路径的相关思考.后世游离了《蒿里》产生的具体文化语境,以“高里”、“下里”视同“蒿里”,事实上,“下里”指下层百姓所居的“贫乡贱里”,“下里物”指民间出产的殡葬用品,先秦楚国流行的《下里》之曲指民间俗谣.至于汉武帝封禅所至的泰山支脉“高里”山,确实与田横挽歌《蒿里》无关.  相似文献   
59.
作为教师,一方面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承知识的教授,另一方面更要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自己的多彩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真正深入的提高学习能力。第一,首要的授课方法是首先要给他们创造让他们感兴趣的氛围,还要精心制作生动有特色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得到多方面的感官冲击。第二改变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设立逐步深入的成体系相关联的多个问题,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第三教师必须深入工程实际,增强自身实践技能,提升自身的授课方法。  相似文献   
60.
王淑梅 《宁夏教育》2009,(12):48-48
生物课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与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以知识点为依托,从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对巩固加深理解课堂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个性特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