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9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思想已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我们从"应试教育"模式走向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1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农村小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72.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为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我们通过对20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针对起病缓慢患者多为老年人等特点,总结出常见的并发症的观察和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西藏拉萨市及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青少年绦虫感染状况及防治知识知晓率,并作出对比分析,为降低与控制西藏地区青少年绦虫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拉萨市及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青少年各300名(年龄为13~18岁),进行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拉萨市青少年绦虫感染率为2.3%,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9%,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青少年绦虫感染率为39%,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1.3%。结论加强对西藏青少年尤其乡村青少年健康教育,加强卫生宣传,以降低绦虫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74.
白玛卓嘎  张格杰 《教师》2013,(15):29-29
伴随西藏高校的扩招和西藏自治区就业制度的改革,西藏大学生面对择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这种焦虑不仅使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高校及社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心理指导。本文主要对出现的焦虑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全球以及我国气候逐年变暖的现状以及主要原因进行了论述,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与动物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气候变暖对西藏畜禽疫病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友桑措姆 《西藏科技》2011,(9):32+42-32,42
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新"班主任的角度探讨了班级管理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77.
选取汉藏传统翻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译者、翻译文本、推动力量等角度出发,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藏传统翻译实践的六个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78.
青稞和油菜是青藏高原上主要的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随着总体海拔自东南向西北的不断升高,在阿里地区农作物种植比例中更占有绝对的比重。为有力提升种植业的内在质量,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阿里地区自2002年开始在全地区内范围内全面推广以“藏青320”和“喜玛拉雅19号”、“藏油3号”为主的粮油作物良种以来,在单产、增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各良种的产量性状和生育期指标的多年调查,并与当地品种进行对比,科学评价了各良种在本地的推广价值,以期为阿里地区良种推广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9.
斯朗措姆 《西藏科技》2011,(4):57+67-57,67
肌肉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一般选择肌肉较为丰厚,离大血管大神经较远的部位作肌肉注射。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及股外侧肌,再次为上臂三角肌。如果注射深度适宜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血液内,迅速达到治疗作用,如果注射过浅,药物在脂肪层或皮下形成硬结,尤其是油剂类药物不但药物吸收差,  相似文献   
80.
2012年11月27日,根据当雄县1头牦牛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情况,诊断为脑包虫病,病情严重,病牛已不能站立,我们采用在其头部顶骨部开一个圆形孔,吸取包囊内液体,注入95%酒精的办法对病牛治疗,10天后病牛康复。此方法的使用,在我区增添了治疗牛脑包虫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