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428篇
科学研究   2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在愉快心情下更容易融入其中,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所谓“快乐”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各种愉快的学环习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力争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没喻快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句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份同时提问,其难点在于疑问词的位置安排。经过粗浅的探索,我们发现有以下一些规律: 一、如果被提问的成份中,其中一个是主语或主语的修饰语,那么替代主语或主语修饰语的特殊疑问词必须放在句首。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的重要途径。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既为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挑战,也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做好事件报道,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报道,是新闻人的责任和使命所唤,也是媒体展现实力扩大影响的绝佳时机.今年以来,无论是5,12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中央电视台运用长时段、大容量、多平台的新闻直播,不但收视全线飙升,其市场美誉度和品牌号召力更是大幅加分.因此,抓住大事件、施展大作为、做出大影响,对重大事件、重大热点的超常规全景式直播报道,将成为今后电视媒体新闻竞争的重要手段,大事件、大作为、大影响三者的转换过程,其实就是新闻价值在竞争中得以最大化开发利用的过程,而最终促成这一价值提升的幕后推手,正是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参考咨询与咨询公司的咨询活动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对图书馆参考咨询与咨询公司的咨询活动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活动的优势.并提出了应当采取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结合一题多解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1、预设多种结论型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例1根据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图1),请你尽可能多地写出有关结论.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再由学生合作探索,最后师生合作探索,大致可得到如下结论:1.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得出a<0;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出现"懂而不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所给的解法技巧性太强,不是题目自然而然的解法.那么怎样的解法才是自然的解法?文[1]指出:自然的解法就是从题目条件出发,每一步跨度不大,容易想到,易于理解.不过判断一个解法是否自然,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一样.因为自然与否,和解题者本身的素养有很大关系,比如掌握案例的多少,联想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难以一概而论,就好比"显然易见"一样,在你看来是显然的,可能别人要想半天.下面笔者结合解题教学中的几个片断,就所教学生具体情况谈谈教学中关于自然解法的思考,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