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消费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向量形式的Kaya扩展模型,运用LMDI方法将用水总量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因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6种效应。研究表明:用水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居民消费的贡献,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引起的间接耗水的增长;人口规模和人口城镇化对用水总量的增长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且人口城镇化的驱动力要强于人口规模;消费抑制因子对用水总量的影响经历了由正到负的过程,与用水总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逻辑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用水总量的增长呈现出持续的抑制效应,但是变动幅度较小,凸显出当前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节水方面的乏力。虽然居民消费极大地推动了用水量的增长,但是由于居民消费在整体国民经济中具有用水强度的比较优势,因此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并不违背水资源的节约目标,同时施以节水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改善等手段,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绿色制造业的伦理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詹绍芬  章恒全  张武昌 《预测》2004,23(1):22-25
本文利用博弈、规划的方法,分析了绿色制造模式实施的价值及其实施的困境,指出了代际公平观是实施绿色制造模式的伦理基础,同时指出了市场激励、政府激励及制造团队内部的激励是实施绿色制造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别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就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门槛效应。全国层面上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呈现升降升的"N"型变化趋势。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最大,但是会不断减弱;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但是会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增加地区居民收入更有利于减弱居民消费对于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陈俊  章恒全  龚雅云 《资源科学》2014,36(10):1993-2002
针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问题,本文基于改进的LMDI方法研究1997-2011年我国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总效应与强度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强度效应下降及反转是总效应下降及反转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未促进用水强度下降;利用完全模型得到,各省份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主要由于技术进步,东部发达地区是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并未推动总效应下降,区域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较弱;利用简化模型得到,总效应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集中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与完全模型一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促进总效应下降的效果好于中西部地区;改进的LMDI方法符合残差检验和时间反演检验。因此,各省份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尤其中西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重要途径;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